时间: 2025-04-26 13: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21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作者: 陈希烈 〔唐代〕
上巳迂龙驾,中流泛羽觞。
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
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
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
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
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在上巳节这一天,龙舟缓缓行驶,酒杯在水中漂浮。
因为太子在朝堂上饮酒,诗歌是为了欢乐的贤王而作。
华丽的缆绳牵引着大船渡过水面,琼瑶的筵席上欢乐的气氛弥漫。
微风摇曳着柳树的颜色,花朵在不同的林间绽放出芬芳。
乡野的老者无事可做,朝廷的臣子在饮酒中享受这美好时光。
皇帝的恩情普遍洒向万物,内外都感受到这恩泽的光辉。
作者介绍:陈希烈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间生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上巳节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皇权的歌颂。在唐代,上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常常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是一首描绘春日庆典的诗,诗中通过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唐代王朝的盛大与繁华。开头两句中,诗人引入了节日气氛,龙舟和浮动的酒杯象征着皇权的庄严与欢乐的交流。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勾勒出了一幅富丽堂皇的宴会场景,展示出朝廷的奢华与欢愉。在描写自然景观时,用“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最后,诗人通过“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表达了对皇帝仁德之治的赞美,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节日的欢庆,也有对国家安康的祈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体现了对美好春日的赞美,对皇权的歌颂,以及对社会和谐的期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的“龙驾”指的是什么?
“琼筵大乐张”中,“琼筵”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奉和圣制三月三日》侧重于节日的欢庆与皇权的歌颂,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于个人的隐逸与对自然的沉思。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诗人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