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8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作者:李商隐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全诗翻译:
秋水静静地浸润着我的小院,梦中来访的几次已然变得稀少。
玄蝉已经离去,树叶在秋风中黄落,一棵冬青树下,等候的人还未归来。
城里已经很少认识的人,只有哀猿在啼叫的地方,那里有一扇木柴的门。
在沧江上,白天的樵夫和渔夫在路上,日暮时分归来,衣服上满是雨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词的细腻和情感深邃著称,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商隐晚年,反映了他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展现了李商隐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伤。开篇的“秋水悠悠”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秋日图景,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而“梦中来数觉来稀”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中提到的“玄蝉去尽叶黄落”,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喻着生命的消逝与时光的流逝。
而“一树冬青人未归”更是凸显了等待和失落的主题,冬青的常青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与隐者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城郭休过识者稀”,则表达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稀薄,愈加显露出他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描绘了樵夫和渔夫在归来的路上被雨淋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隐者生活的另一种隐喻,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同时又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伤。通过秋水、冬青、哀猿等意象,李商隐深刻描绘了孤独与等待的主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水悠悠”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宁静
C. 激昂
D. 悲伤
“一树冬青人未归”中的“冬青”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坚韧与不屈
C. 孤独
D. 期待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主要以什么著称?
A. 豪放
B. 细腻与情感深邃
C. 直白
D.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商隐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心境的融合。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