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曲江》

时间: 2025-04-26 04:29:08

诗句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8

原文展示

曲江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伤感的情绪。诗人回忆起往日的华丽场景,看到宫廷中的翠辇经过,却再也无法看到那种繁华。夜里,空荡荡的听到鬼魂在悲歌,金色的车马不再驶回倾城之色,玉殿依然被下苑的波光所照耀。回忆起华亭的鸣鹤声,心中充满忧虑,想到王室的衰败,更是泪流满面。即使天地变迁,内心的痛苦也难以减轻,然而与伤春相比,这种伤感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同。

注释

  • 翠辇:指华丽的车子,象征着权贵和荣华。
  • 子夜:指午夜,代指幽静而凄凉的时刻。
  • 金舆:金色的车子,象征着奢华和地位。
  • 倾城色:形容美女的美貌,倾倒全城的容颜。
  • 华亭:指华美的亭子,寓意美好而优雅的环境。
  • 铜驼:古代指代王室的衰败,因铜驼是古代著名的骆驼,象征着负担与重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运用典故与象征,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历史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多舛,宦海沉浮,使得他的诗作中常充满失落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曲江》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唐朝衰落之际,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这种背景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往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鉴赏

《曲江》这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七言绝句,四联八句,结构紧凑,情感浓烈。诗的开头以“望断平时翠辇过”一句切入,展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无奈。随后的“空闻子夜鬼悲歌”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不仅仅是在描绘个人的情感,也是在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翠辇、金舆、玉殿等意象,代表着权利与美好,而“死忆华亭”和“老忧王室”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现实的残酷。诗的最后两句“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接受与深刻的无力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因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李商隐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他对生命、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断平时翠辇过:回忆过去的繁华,看到华丽的车子在眼前经过,但却无法再见。
  2. 空闻子夜鬼悲歌:在幽静的夜晚,耳边传来鬼魂的悲歌,令人感到凄凉。
  3. 金舆不返倾城色:金色的车子再也无法带回往日的美丽和繁华。
  4. 玉殿犹分下苑波:华丽的殿宇仍在下苑的波光中闪耀,似乎在提醒诗人过往的辉煌。
  5. 死忆华亭闻唳鹤:死去的回忆中,仿佛听到华亭中鹤鸣的声音,勾起内心的伤感。
  6. 老忧王室泣铜驼:对王室的忧虑,像铜驼那般沉重,令人心痛。
  7. 天荒地变心虽折:虽然天地都在变化,内心的痛苦依然如故。
  8. 若比伤春意未多:相比于对春天的伤感,这种痛苦似乎并没有更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舆不返倾城色”中的“金舆”比喻奢华与地位。
  • 拟人:如“子夜鬼悲歌”,赋予鬼魂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语言更具节奏感,如“金舆不返”与“玉殿犹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逝去的惋惜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基调悲凉而沉重,展现了李商隐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无情的感慨,揭示了人性在面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时的脆弱与无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辇:象征权力与繁华。
  • 鬼悲歌:代表孤独与凄凉。
  • 金舆:象征奢华的印记。
  • 华亭:美好的回忆。
  • 铜驼:王室的沉重负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悲伤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曲江》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商隐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翠辇”象征: A. 忧伤
    B. 权力与繁华
    C. 失落
    D. 美好回忆

  3. “子夜鬼悲歌”中的“鬼”指代: A. 亡者
    B. 鬼怪
    C. 凶兆
    D. 忧虑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曲江》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但李商隐的情感更为细腻而含蓄,而杜甫则直接而沉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文研究》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山中茅居,近悟瓦为不漏之理,物料毕集,阻雨待晴 唐多令 秋海棠 唐多令 年糕 唐多令 莲子 唐多令 触事感怀 唐多令 唐多令 夏夜客斋 唐多令 唐多令 秋深忆梦图,长白猗君悼亡作也。 唐多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器满则覆 飞蛾赴烛 牙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矮开头的成语 小恩小惠 砗磲 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跣足科头 舍生取谊 不可偏废 畏懦 枪材 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贯彻始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