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9:22
方春不及与劭农,
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溘,
更愁霖雨曈曨。
田苗粒粒祈禳里,
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原丰虽我志,
更须人事与天通。
春天的到来不如耕作的农人,
十月的郊外行走是为了丰收的成果。
回想去年旱灾,乌云密布,
更让人忧虑的是连绵的雨雾。
田间的禾苗一颗颗在祈求丰收,
百姓的命运在叹息中充满怨恨。
我虽心忧国家的丰收,
但更需要天意与人事的配合。
诗中提到的旱云和霖雨,反映了自然灾害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在古代,农耕社会的兴衰与天气息息相关,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农民的心境,表达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君和,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关注民生,常表现对国家、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农民面临自然灾害的艰难时期,诗人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丰收的渴望及对天命的无奈。
《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通过描绘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怀与对自然的敬畏。开头两句便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春天与农耕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农人对丰收的努力。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回忆去年的旱灾和对霖雨的忧虑,渲染出一种焦虑的氛围,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忧国情怀与民生困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如“田苗粒粒祈禳里”使禾苗似乎具有人性,表达出对丰收的渴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同时强调了人事与天命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劭农”指的是:
诗人对天气的态度是:
诗句“田苗粒粒祈禳里”中的“粒粒”主要强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北郊劳农归路五十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