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上天竺》

时间: 2025-04-26 03:09:02

诗句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忽欲逃尘纲,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2

原文展示:

游上天竺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忽欲逃尘纲,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渴望逃离尘世的心情。他在平坦的土地上经历了风波,周围的道路蜿蜒曲折,像羊肠小道一般。忽然间,他想要摆脱尘世的牵绊,远远地登上选择佛道的场所。云雾深厚,午后的阳光仍然昏暗,竹子茂密的地方,夏天带来了一丝凉意。在这种闲适、愉悦的状态中,他忘却了归家的念头,躺在石床上享受高枕无忧的宁静。

注释:

  • 风波:比喻世事的波折和动荡。
  • 羊肠:形容小路曲折,像羊肠一样狭窄。
  • 尘纲:指世俗的束缚和牵绊。
  • 选佛场:指修行、选择佛道的地方。
  • 云深:形容云层厚重,给人一种神秘感。
  • 竹密:竹子茂盛,形成荫凉的环境。
  • 兴逸:指心情悠闲,兴致高昂。

典故解析:

“选佛场”可能指的是古代寺庙、道场等修行场所,强调佛教的宁静与超脱。此类场所常常是隐士或修道者的栖息地,体现出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80-约1150),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是“吴中词派”的代表之一,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游上天竺》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战乱使得许多人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尘世的纷扰,选择以诗歌表达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上天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诗的开头“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直接引入了作者在尘世中的感受,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复杂。而后“忽欲逃尘纲”,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对自由的追求。接下来的“遥登选佛场”则是一个转折,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幽静、凉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恬静、悠然自得的感觉。最后一句“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情感,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那种忘却尘世的状态,仿佛是在享受一种随性而安的生活。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波满平地:描写生活的动荡与不安,暗示作者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困扰。
  • 世路绕羊肠:形容生活道路的艰难与曲折,反映出人生的不易。
  • 忽欲逃尘纲:内心的渴望,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
  • 遥登选佛场:向往佛教的宁静与超脱,表达对修行的向往。
  • 云深午犹暝: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竹密夏生凉:表现出竹林带来的凉意,增强了诗的闲适感。
  • 兴逸忘归去: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忘却了归家的念头。
  • 高眠借石床:享受高枕无忧的状态,体现出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羊肠”比喻道路的曲折,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云、竹、石床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环境,传达出内心的悠闲与自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禅宗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波:象征生活的动荡与困扰。
  • 羊肠:比喻人生道路曲折,艰难。
  • :象征神秘与超脱。
  • :代表自然的清幽与凉爽。
  • 石床:象征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羊肠”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道路的曲折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B

  2. “忽欲逃尘纲”,作者在这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3.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喧闹与繁忙
    B. 宁静与悠闲
    C. 忧伤与失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山中问答》 - 王维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与逃避尘世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问答》 - 王维: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清净,展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魏了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 马上见 荐福寺讲筵偶见又别(一作别后) 寒食夜有寄 避地 别绪 李太舍池上玩红薇醉题 故都 息虑 江楼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道日衰 心腹之病 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梳 宝盖头的字 采字头的字 靡哲不愚 昊空 鬲字旁的字 奸不厮欺,俏不厮瞒 醉酗 不识大体 闾史 白结尾的成语 贼残 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