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2
游上天竺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忽欲逃尘纲,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渴望逃离尘世的心情。他在平坦的土地上经历了风波,周围的道路蜿蜒曲折,像羊肠小道一般。忽然间,他想要摆脱尘世的牵绊,远远地登上选择佛道的场所。云雾深厚,午后的阳光仍然昏暗,竹子茂密的地方,夏天带来了一丝凉意。在这种闲适、愉悦的状态中,他忘却了归家的念头,躺在石床上享受高枕无忧的宁静。
“选佛场”可能指的是古代寺庙、道场等修行场所,强调佛教的宁静与超脱。此类场所常常是隐士或修道者的栖息地,体现出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魏了翁(约1080-约1150),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是“吴中词派”的代表之一,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常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游上天竺》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战乱使得许多人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尘世的纷扰,选择以诗歌表达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游上天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诗的开头“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直接引入了作者在尘世中的感受,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复杂。而后“忽欲逃尘纲”,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对自由的追求。接下来的“遥登选佛场”则是一个转折,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幽静、凉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恬静、悠然自得的感觉。最后一句“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情感,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那种忘却尘世的状态,仿佛是在享受一种随性而安的生活。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禅宗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羊肠”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道路的曲折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B
“忽欲逃尘纲”,作者在这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喧闹与繁忙
B. 宁静与悠闲
C. 忧伤与失落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