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释疾辞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6:32:57

诗句

谩道魂无影,谁怜梦有尘。

寸心容万物,片石起千沦。

纵倚长生树,时临欲问津。

东篱一团菊,非笑亦非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2:57

原文展示:

谩道魂无影,谁怜梦有尘。
寸心容万物,片石起千沦。
纵倚长生树,时临欲问津。
东篱一团菊,非笑亦非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灵魂无影无形的感叹,以及对梦中尘埃的惋惜。作者的内心能够容纳万物,但在生活中却像一块石头一样经历无数波澜。尽管我依靠着长生树,时常想要问问渡口的方向,但在东篱下那一丛菊花面前,我又无法判断是笑还是愁。

注释:

  • 谩道:随意地谈论。
  • 魂无影:指灵魂没有形体,形容其虚无。
  • 梦有尘:梦境中带有尘埃,象征着梦的虚幻和脆弱。
  • 寸心:形容内心的狭小,但又能容纳万物。
  • 千沦:形容经历众多的波折或变化。
  • 长生树:象征长寿的树木,可能暗指一种理想的状态。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出自陶渊明的“东篱把酒黄昏后”,象征隐逸生活。
  • :菊花,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滨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探讨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程滨对人生和灵魂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了他对现实与理想、幻与实的矛盾感受,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灵魂和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谩道魂无影,谁怜梦有尘”,从灵魂的虚无与梦境的脆弱切入,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深邃的思考。接下来的“寸心容万物,片石起千沦”,通过对内心的描绘引出生活的波折,仿佛在说尽管内心强大,但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再到“纵倚长生树,时临欲问津”,诗人用长生树比喻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与不安。而最后一句“东篱一团菊,非笑亦非颦”,则通过菊花的意象,质询了一种对生命态度的困惑,既不是欢笑,也不是愁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复杂情感和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谩道魂无影”:随意谈论灵魂,暗示灵魂的虚无。
  • “谁怜梦有尘”:谁会在乎梦境的脆弱和尘埃。
  • “寸心容万物”:小小的内心却能包容一切。
  • “片石起千沦”:经历无数波折如同石头般坚硬。
  • “纵倚长生树”:依靠理想的长生树。
  • “时临欲问津”:时常想要探寻人生的方向。
  • “东篱一团菊”:东边篱笆下的菊花,象征着隐逸与高洁。
  • “非笑亦非颦”:既不笑也不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魂比作无影,菊花比作人生的态度。
  • 对仗:如“寸心容万物”和“片石起千沦”,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梦境以尘埃的特性,强调其脆弱。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人生的虚无与内心的追求,表现了对生命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灵魂的虚无与无形。
  • :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 寸心:象征内心的渴望与复杂情感。
  • 长生树:象征理想与追求。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寸心容万物”意指什么?
    A. 内心的开放性
    B. 内心的狭隘性
    C. 内心的迷茫性

  2. “东篱一团菊”中菊花象征什么?
    A. 忧愁
    B. 高洁与坚韧
    C. 美丽

  3. “纵倚长生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生活的安逸
    B. 理想与追求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隐逸与对自然的向往。
  • 李白的《将进酒》: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豪情。

诗词对比

  • 程滨的《拟释疾辞三首》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涉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风格上程滨更为细腻,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陶渊明研究》
  • 《现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寄沈秋渊四绝句 小香 绿阴亭诗 舟过黄店 寿岂诗 杭州龙翔宫重建辞 玄妙观重建玉皇殿诗 木斋诗 竹西亭歌 半云轩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装虚作假 嗷嗷待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七言八语 父字头的字 曾巢 肆议 片字旁的字 变故易常 金字旁的字 料结尾的成语 前倨后卑 曼德勒 包字头的字 龠字旁的字 两开头的成语 递转 雕开头的成语 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