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挽家文烈》

时间: 2025-05-04 10:12:47

诗句

曾从百战出重围,只手空思挽落晖。

莫道孤忠有遗恨,睢阳如值信同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7

原文展示

曾从百战出重围,只手空思挽落晖。莫道孤忠有遗恨,睢阳如值信同归。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从无数次的战争中脱身而出,如今却只能独自惆怅,想要挽留那逝去的光阴。不要说我孤独忠诚而心中有遗憾,要知道在睢阳这样的地方,忠信之士本应同归于尽。

注释

  • :曾经,表示过去的经历。
  • 百战:指经历了很多次的战斗。
  • 重围:被围困的境地。
  • 只手:独自一人,形容单枪匹马。
  • 空思:徒然思念,意为没有结果的思念。
  • :挽留,阻止。
  • 落晖:落日的余晖,象征光阴的流逝。
  • 莫道:不要说。
  • 孤忠:孤独的忠诚,指忠于理想或信念却得不到认同。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睢阳:古地名,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常用来象征忠义之地。
  • 信同归:信义相同的人应当一起赴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穆,明代诗人,字君复,号懋斋,生于南明时期,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忠义、悲壮的情感,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动荡时期,张穆面对国家衰败、忠臣屈辱的现实,表达了对过往豪情的追忆,以及对忠诚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挽家文烈》以沉重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呈现了诗人对忠义和过往光阴的深情回望。诗的首句“曾从百战出重围”开篇即点明了作者的经历,表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生存的勇气。然而,随之而来的“只手空思挽落晖”则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仿佛在反思那些曾经的辉煌与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莫道孤忠有遗恨”表达了对忠诚的坚守,尽管孤独,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最后一句“睢阳如值信同归”则进一步引申出诗人的理想,即信义之士应当同生共死,彰显了对忠贞不渝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穿透历史的迷雾,深刻反映了诗人在动荡岁月中的坚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从百战出重围:我曾经历无数次的战斗,最终逃脱重围,表明经历的艰辛与生存的勇气。
  2. 只手空思挽落晖:如今的我只能独自思念那逝去的光阴,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3. 莫道孤忠有遗恨:不要说我孤独的忠诚有遗憾,表达出对忠贞的坚守。
  4. 睢阳如值信同归:在这个忠义之地,信仰相同的人理应共同赴死,突显出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过去的战斗经历与现状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象征:落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暗喻:诗中以“睢阳”作为忠诚的象征,暗含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忠诚与信义的坚持,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情感挣扎。

意象分析

  • 百战:象征着生死考验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 落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带有一种忧伤的美感。
  • 孤忠:象征着坚持信念的人在逆境中的孤独与坚韧。
  • 睢阳:象征理想与忠义之地,寄托了诗人对忠诚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落晖”象征什么? A. 战斗 B. 时间流逝 C. 家乡
  2. “睢阳如值信同归”中的“信”指什么? A. 友情 B. 信念 C. 忠诚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张穆的《挽家文烈》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信念的坚守,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民众的苦难。两者虽皆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张穆更多的是孤独的英雄情怀,杜甫则是对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幽誓 四时田园杂兴 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桃花 复作耳鸣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 戏题索桥 道中古意二绝 元夕 次韵时叙赋乐先生新居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百喙难辞 良莠不分 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具 缶字旁的字 前文 包含除的词语有哪些 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虎子 又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灰身灭智 有福共享 古仪 隶字旁的字 葛屦履霜 包含家的词语有哪些 忠不可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