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4:31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这首诗描绘了从博罗到番禺的旅途风光,海边的愁苦情绪萦绕心头。瘴气雨水在天空中形成彩虹,蛮江的水流湍急。常听说岛上的风俗,城里有许多犀牛和大象。大雁飞来时,草地依旧显得春意盎然,潮水退去时,船桅杆半湿。丹丘隐秘的凤凰,水边庙宇聚集的蛟龙。哪里有会说话的树,哪个地方的珍珠在哭泣?千年之后的赵佗国,霸气已经衰退,成为原野的废墟。龌龊之人嘲笑终军,而长缨的祸患早已降临。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著称,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力强盛,繁荣盛世之时,诗中反映了南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俗,表现了诗人对旅行的感悟与思考。
《番禺道中作》是一首描绘南方特有景致和人文的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诗人在旅途中,面对自然的奇特景观和复杂的人文现象,既感受到南方的异域风情,也流露出一丝忧愁与思考。诗的开头两句“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出发时的心境,海的沉重与旅途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对未来旅程的忧虑。
接下来的描绘中,“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独特与险恶,瘴气和急流让人感到一种不安。诗中提到的“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则引入了南方的岛屿文化与动物,突显出地域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人文景观,表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
最后的几句以历史人物赵佗和终军作结,既表现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暗含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歌表现了对南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既有对美好景物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与现实无奈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理。
“博罗程远近”中的“程”指什么?
a) 路程
b) 程序
c) 程度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瘴雨”是指什么?
a) 甜美的雨
b) 带有瘴气的雨
c) 普通的雨
答案:b
“千年赵佗国”中,赵佗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朝的将领
b) 南越王
c) 三国时的名将
答案:b
诗中“潮回樯半湿”描绘的意象是:
a) 春天的生机
b) 旅途的艰辛
c) 船只的状态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