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0:29
念奴娇(九日作)
作者:姚述尧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老杜九日诗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在秋天的山城,西风轻轻吹拂,正是登高的好时节。我倚杖徘徊,凝望远方,重重叠叠的群山如同绣品一般美丽。云雾缭绕着稻田,烽火隐没了战马,田野里欢声笑语汇成一片。琴堂里无事,不妨一同泛舟于香溜之上。更何况庭下的黄花,河阳尽处铺满了金钱般的花瓣。坐在这里,簪缨交谈笑语,尘世的烦恼在清风中消散。饮罢龙山,诗成彭泽,浩瀚的气象下星斗闪烁。醉归时凝伫,佳人正点燃香炉。老杜的九日诗中,万国皆战马,酣歌让人泪欲垂。
姚述尧,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作山水田园诗,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念奴娇(九日作)》创作于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乐,因而作此诗以抒怀。
这首《念奴娇(九日作)》通过描绘秋天的山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引入了秋天的氛围,西风的轻拂让人产生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来临。接着,诗人通过“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描绘了他在山城中徘徊的情景,既有身临其境之感,又突出了大自然的壮丽。
诗中涉及的“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描绘了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一部分与后文的“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形成对比,体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饮酒作诗与佳人相伴的场景相结合,展示了一种生活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饮罢龙山,诗成彭泽”中提到的龙山和彭泽都是与诗酒相关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饮酒作诗的热情。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一句“酣歌泪欲垂”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闲适的生活,传达出一种浪漫与哲思的结合。
诗中提到的“云绕禾场”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战火纷飞
B. 宁静祥和
C. 寒冷刺骨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中的“龙山”和“彭泽”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色
B. 酒文化
C. 战争历史
诗中“尘脱风生清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轻松愉快
C.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