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花阴 其五》

时间: 2025-05-17 03:05:13

诗句

淋漓尽日黄梅雨。

断送春光暮。

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

扑人飞絮浑无数。

总是添愁绪。

回首问春风,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3:05:13

原文展示:

淋漓尽日黄梅雨。断送春光暮。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扑人飞絮浑无数。总是添愁绪。回首问春风,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

白话文翻译:

整天淋漓的黄梅雨,已经把春天的光景送入黄昏。我站在高楼,眼望远方,手中握着酒杯,歌声停顿,不知如何才能留住这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仿佛无数,都是在增添我的愁绪。回首问春风,何尝能解我心中的春愁,这一切也只能随春天一起离去。

注释:

  • 淋漓:形容雨水多而且连绵不断。
  • 黄梅雨:指的是每年春末夏初时节的梅雨,一般在黄梅时节降雨较多。
  • 目断:目光所及,无法再看到远方的景象。
  • 持酒停歌:手握酒杯,停止歌唱,表示一种无奈的情绪。
  • 飞絮:指飘落的柳絮,常用来比喻离愁别绪。
  • 春愁:春天带来的愁苦,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惆怅。

典故解析:

该诗虽未显著提及特定典故,但“春风”常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温暖和希望,而“飞絮”则常用于表达离别的伤感。诗中通过这些意象,折射出诗人对春日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无咎,字子文,号澹庵,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夏之际,诗人面临春天的结束,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醉花阴·其五》是一首充满愁绪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黄梅雨的淋漓和柳絮的飞舞,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深切感慨。词作的开头以“淋漓尽日黄梅雨”引入,浓厚的雨意和潮湿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接着“断送春光暮”,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春天的逝去。

在高楼之上,诗人独自举杯,停下歌声,显示出一种孤寂的心境。“无计留春住”更是流露出无奈与惆怅,尽管手中的酒和歌声试图挽留春光,但终究无济于事。接下来的“扑人飞絮浑无数”,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残余,飞舞的柳絮似乎在无情地诉说着离别的愁苦。

最后一句“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更是点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想问春风如何解愁,却又明白一切终将随春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惆怅。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深邃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春天与生命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淋漓尽日黄梅雨”:整日的梅雨淅淅沥沥,描绘出阴郁的天气。
    • “断送春光暮”:春天的美好光景被雨水无情地送入黄昏。
    • “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站在高楼之上,眼望远方,手握酒杯,歌声戛然而止。
    • “无计留春住”:无奈之中,无法留住这美丽的春天。
    • “扑人飞絮浑无数”:漫天飞舞的柳絮,似乎无尽,增添了离愁别绪。
    • “总是添愁绪”:所有的景象都在加重我的愁苦。
    • “回首问春风”:回头询问春风,想要寻找解愁的办法。
    • “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春天的愁苦,终究只能随春天一起逝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比作愁绪,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可以解愁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对仗:如“持酒停歌”与“目断向高楼”,增强了词作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美好的追忆,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春雨、飞絮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无奈,诗人在美好与消逝之间徘徊,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愁苦与流逝。
  • 春风:代表希望与温暖,带来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飞絮:象征着离别与愁苦,增添了诗歌的忧伤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梅雨”主要指哪个季节的雨?

    • A. 春末夏初
    • B. 秋冬
    • C. 夏末秋初
    • D. 冬春
  2. “无计留春住”中的“无计”意味着什么?

    • A. 有办法
    • B. 没办法
    • C. 不知道
    • D. 不想
  3. 诗中提到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 A. 欢乐
    • B. 离愁
    • C. 富贵
    • D.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春天的短暂与离愁,但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深沉。
  • 杜甫的《春望》则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渴望与对时局的忧虑,情感基调与杨无咎的作品存在一定区别。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与写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下第有怀亲友 金谷园 送李秀才 征西旧卒 题卫将军庙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亡题 送段觉归杜曲闲居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南亭与首公宴集(一作与群公宴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铺胸纳地 耳刀旁的字 枕山栖谷 茶余饭后 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崩盘 日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病民害国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优劣得所 彐字旁的字 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彪炳千古 慰辑 齐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牵断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