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7: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7:30:01
宿岛径夷山舍
作者:陈陶 〔唐代〕
百里遵岛径,蓬征信邅回。
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
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嵬。
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
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偏远的岛屿上,沿着百里曲折的小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夜幕降临,仿佛在渔民和樵夫的宿处休息,像是经过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心中虽然有所忧虑,却无法排遣,听见夜猿的悲鸣。山中寒冷,海边弥漫着腥气。主人对我情意深厚,多次敬我流霞酒。对着明月,抚摸着长剑,心中愁绪难以消解。九条大路如同水面平坦,为什么我还要走上这崎岖的山路呢?饭菜未曾饱腹,心中对于理想的追求依旧遥远。山涛戏弄着细君,我岂能厌倦蓬莱的美景?清晨再次策马而行,心中思绪徘徊。
陈陶,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夷山时,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诗中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思索。
《宿岛径夷山舍》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旅途中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开头的“百里遵岛径”便带出了一种曲折艰辛的旅程,诗人如同被困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内心烦恼的抒发。
诗中“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仿佛在渔民和樵夫的简陋住所中,触动了诗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随后的“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则转向了内心的失落与孤独。夜猿的哀鸣,成为诗人心情的映射,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沉。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提到主人对他的盛情款待,流霞酒的美好却无法抚慰内心的忧愁。尤其是“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将愁苦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对比。
最后,诗人以“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收尾,呈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旅途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唐代士人特有的情怀。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陶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流霞杯”象征什么?
A. 朋友的热情
B. 美好的理想
C. 生活的困苦
“愁襟纷莫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山中问答》与《宿岛径夷山舍》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但王维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陈陶则通过孤独的旅途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困惑。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