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08
古城濛濛花覆水,
昔日住人今住鬼。
野雀荒台遗子孙,
千年饮啄枯桑根。
不随海燕柏梁去,
应无玉环衔报恩。
近村红栗香压枝,
嗷嗷黄口诉朝饥。
生来未见凤凰语,
欲飞常怕蜘蛛丝。
断肠四隅天四绝,
清泉绿蒿无恐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城市,繁花似锦,却水流浑浊,昔日的居民已然化作鬼魂。这里的野雀在荒凉的台上繁衍后代,千年间啄食着枯桑的根部。野雀不随海燕飞向柏梁,应该没有玉环来衔报恩。邻近的村庄,红栗的香气压弯了树枝,啼叫的雏鸟在诉说着早晨的饥饿。生来未曾听见凤凰的叫声,想要飞翔却常常害怕蜘蛛的丝网。诗的最后,四个角落的烦恼与绝望,天际的悲切与无奈,清泉和绿蒿却毫无恐惧和疑虑。
作者介绍:陈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在唐代,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许多古城变得荒凉,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创作了《空城雀》,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
《空城雀》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古城,反映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与衰败。诗中先是以“古城濛濛花覆水”引入,画面虽美却显得凄凉,暗示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接着通过“昔日住人今住鬼”的对比,突显人走茶凉的无奈与悲伤。
野雀的生存状态象征着在废墟上继续繁衍的生命,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然而,鸟儿们也面临着生存的困扰,尤其是“欲飞常怕蜘蛛丝”,这句反映了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压迫。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昔日住人今住鬼”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人们的离去
B. 城市的繁华
C. 时间的流逝
D. 鸟儿的生存
“欲飞常怕蜘蛛丝”中的“蜘蛛丝”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束缚与困扰
C. 生命的延续
D. 美好的事物
诗中提到的“红栗”代表了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过去的美好
C. 现实的压迫
D. 对未来的渴望
答案: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