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21:01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平旦慵将百雏语,蓬松锦绣当阳处。
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
在春天的清晨,鸡鸣声在林中响起,第一声惊动了蛙鸣的宫殿。
第二声唤醒了枕边的梦,第三声传到了行人走过的烟火红尘中。
黎明时分,我懒洋洋地与百只小鸡交谈,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我愧疚于没有及时叫醒你,让你白天能在高树下听到我的鸣叫。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鸡鸣声和春晓的描写,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关注。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陈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诗人通过鸡鸣声描绘出清晨的气息,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鸡鸣曲》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晓时分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鸡鸣声便引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随着第一声鸡鸣,虾蟆的声音也随之消失,体现了春晨的生动与变化。第二声鸡鸣唤醒了梦中人,展现了鸡鸣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第三声则更为广泛,传达到行人的耳中,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小鸡的喜爱,以及内心对朋友的愧疚。诗人在此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从整体来看,诗歌流畅自然,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唐诗中对日常生活细腻观察的经典之作。
全诗通过鸡鸣声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
《鸡鸣曲》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虾蟆宫”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