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32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
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
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
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
若逢佳宾客,不暇外礼拘。
意爱交自然,笑语略可无。
常思一往游,杖履穷昏晡。
忽从贤豪招,气类喜不殊。
更以肴酒随,倾泻谈笑余。
仰跻苍崖巅,下视白日徂。
夜半身在高,若骑箕尾居。
懽余悲感集,论说追古初。
在昔天下衰,群奸起相屠。
相地视八极,怀险归此者。
全吴既臣魏,余晋仍避胡。
此山古所瞻,形势高四隅。
游者昔为谁,名字不见书。
想当出尘樊,盘礡望八区。
固宜有高兴,何亦妄滞濡。
忆在初元年,虎狼出当涂。
众豪泣相盟,万甲聚一呼。
楼船下三江,千里悬旌旗。
忠谋屈巨猾,弱力张远图。
氙灵诉明神,至此尝踟蹰。
想当得请初,胜势先群诛。
虽时幸成功,偪仄已可吁。
岂无当时人,缩伏岩下庐。
约身甘贱贫,卑势无忧虞。
坐视扰扰中,同为祸福驱。
我当明时人,木石聊自娱。
遗祠今莫问,故邑已成墟。
归谢山下民,相期在犁锄。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7:32
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王令 〔宋代〕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若逢佳宾客,不暇外礼拘。意爱交自然,笑语略可无。常思一往游,杖履穷昏晡。忽从贤豪招,气类喜不殊。更以肴酒随,倾泻谈笑余。仰跻苍崖巅,下视白日徂。夜半身在高,若骑箕尾居。懽余悲感集,论说追古初。在昔天下衰,群奸起相屠。相地视八极,怀险归此者。全吴既臣魏,余晋仍避胡。此山古所瞻,形势高四隅。游者昔为谁,名字不见书。想当出尘樊,盘礡望八区。固宜有高兴,何亦妄滞濡。忆在初元年,虎狼出当涂。众豪泣相盟,万甲聚一呼。楼船下三江,千里悬旌旗。忠谋屈巨猾,弱力张远图。氙灵诉明神,至此尝踟蹰。想当得请初,胜势先群诛。虽时幸成功,偪仄已可吁。岂无当时人,缩伏岩下庐。约身甘贱贫,卑势无忧虞。坐视扰扰中,同为祸福驱。我当明时人,木石聊自娱。遗祠今莫问,故邑已成墟。归谢山下民,相期在犁锄。
山势雄伟盘旋,石路蜿蜒曲折。坐在松荫下,兴致长久,饮用山泉,百般烦恼消除。回忆起江上的楼阁,翠色横亘在晴朗的天空。喜爱得不愿离去,取席子躺下与之相伴。如果遇到佳宾,不拘泥于外在礼节。心意相交自然,笑语几乎可以省略。常常想一游到底,拄杖走遍早晚。忽然被贤豪邀请,志趣相投,喜不自胜。更有佳肴美酒相伴,畅谈笑语之余。登上苍崖之巅,俯视白日西沉。夜半时分身在高处,仿佛骑在星辰之上。欢乐之余,悲感交集,论说追溯古初。在天下衰败之时,群奸相互屠杀。观察地形,怀揣险恶,归于此地。全吴已臣服于魏,余晋仍在躲避胡人。此山自古以来被瞻仰,地势高耸于四方。曾经的游者是谁,名字不见于书册。想必他们脱离尘世束缚,盘坐远望八方。本应有高雅的兴致,为何也妄自滞留。回忆在初元年,虎狼出没于道路。众豪杰哭泣结盟,万甲齐聚一声呼唤。楼船横渡三江,千里旌旗飘扬。忠诚的谋略屈服于巨猾,弱力张开远图。神灵诉说于明神,至此曾犹豫不决。想当初得请之时,胜势先诛群奸。虽有时侥幸成功,但已感到局促不安。难道没有当时的人,隐居岩下茅庐。约束自己甘于贫贱,卑微之势无忧无虑。坐视纷扰之中,同为祸福所驱。我作为明时之人,以木石自娱。遗祠如今无人问津,故邑已成废墟。归谢山下百姓,相约在犁锄之间。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子安,北宋诗人,与王安石、苏轼等同时代文人交往甚密。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令与孙祖仁、王平甫同游蒋山(今南京紫金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景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以游蒋山为线索,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等句,生动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道路的曲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而“忆在初元年,虎狼出当涂”等句,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忠奸斗争的思考。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山景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词汇:
意象分析: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如山势、石路、松荫、山泉,也有历史意象如虎狼、楼船、旌旗。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描绘了什么? A. 山势雄伟,道路曲折 B. 山势平缓,道路直 C. 山势低矮,道路宽阔 D. 山势陡峭,道路狭窄
诗中“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江上楼阁的喜爱 B. 对江上楼阁的厌恶 C. 对江上楼阁的无感 D. 对江上楼阁的恐惧
诗中“夜半身在高,若骑箕尾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