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5:29
原文展示:
何处难忘酒,天心渴太平。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此时无一盏,何以快舆情。
白话文翻译:
在哪里饮酒最难忘?天下人都渴望太平。像焚烧山林一样急切地让贤才出现,像拔除杂草一样消除奸恶。讨论尽是百姓的意见,歌声回荡着雅颂的旋律。此时若没有一杯酒,怎能安抚民众的情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字景仁,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贤才难出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贤才难出,奸恶横行,民众渴望和平稳定。王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一句,以焚山和拔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对奸恶的憎恶。而“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则展现了作者对民众意见的重视和对高雅文化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王令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何处难忘酒,天心渴太平。
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
议尽刍荛口,歌回雅颂声。
此时无一盏,何以快舆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及对贤才的急切需求和对奸恶的坚决清除。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作者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焚山急贤出”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A. 急于求贤 B. 清除奸恶 C. 渴望和平 D. 重视民众意见
诗中“拔草恶奸生”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A. 急于求贤 B. 清除奸恶 C. 渴望和平 D. 重视民众意见
诗中“议尽刍荛口”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重视? A. 贤才 B. 奸恶 C. 民众意见 D. 高雅文化
诗中“歌回雅颂声”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推崇? A. 贤才 B. 奸恶 C. 民众意见 D. 高雅文化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