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张粹夫万卷楼》

时间: 2025-04-26 03:54:16

诗句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6

原文展示

题张粹夫万卷楼
作者:冯时行

儒生读书不贵书,
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
宝贝为函金作字,
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
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
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
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
请君为我删严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儒生对于书籍和阅读的不同看法。诗人指出,读书不在于书本的数量,而在于其内容和价值。他通过浮屠(即佛塔)和宝贝金字的比喻,说明了知识的珍贵。接着,诗人提到要收集一万卷书,放在高楼之上,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理想的追寻。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启发,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请求朋友帮助他删除那些无关紧要的书籍。

注释

  • 儒生:指读书的知识分子,强调传统儒学的学习与修养。
  • 浮屠:指佛塔,象征着宗教和知识的积累。
  • 宝贝为函金作字:意指书本的内容比外表的华丽更重要。
  • 截云汉:形容高楼的巍峨,象征着理想和追求的高度。
  • 缣缃:古代的一种丝绸,用于书写,象征知识的载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注重表达内心情感与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时期。诗人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和追求,反映了当时文化氛围的浓厚。

诗歌鉴赏

冯时行在《题张粹夫万卷楼》中,以儒生的身份探讨了书籍的价值与意义。诗的开篇便指出,读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书的数量,而在于其所蕴含的思想。这一观点对于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比喻,诗人通过浮屠和宝贝金字,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珍贵和重要性。这里不仅是在赞美书籍的外在形式,更是在表达内心对知识的崇敬和渴望。诗人希望能够收集一万卷书,放在高楼之上,象征着追求知识的理想与抱负。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从书籍中获得启发的愿望,带有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期待。整首诗构思独特,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书籍的热爱,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儒生读书不贵书:强调读书不在于书的数量。
  2. 枕头阁脚醉梦余:书籍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梦境般的享受。
  3. 反不若浮屠:比喻知识的积累如同佛塔一样重要。
  4. 宝贝为函金作字:比喻书的内容比其外表更为珍贵。
  5. 海龙扶出凌空虎: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与价值。
  6. 君今收拾一万卷:表达了对知识的强烈追求与收集欲望。
  7. 置在高楼截云汉:象征着理想的高远。
  8. 想当日月出没间:抒发对过去光辉岁月的回忆。
  9. 玉轴牙签互璀璨:比喻书籍的光辉与知识的闪耀。
  10. 我欲牵车驾黄犊:表达了希望从书中获得启迪的愿望。
  11. 往发缣缃焕心目:希望通过书籍改善自己的内心世界。
  12. 论孟久荒缘老病:提到孟子的哲学思想,反思人生的困境。
  13. 请君为我删严令:请求朋友帮助整理书籍,去除无用的部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籍比作宝贝,强调其珍贵。
  • 对仗:如“日月出没间”与“玉轴牙签互璀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高楼、浮屠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知识的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反对盲目追求数量,体现了诗人对学习的深刻思考与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儒生:象征知识的追求者。
  • 浮屠:象征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寄托。
  • 高楼: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缣缃:象征书籍与知识的载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儒生读书不贵书”的意思是: A. 读书只在乎数量
    B. 读书在乎内容
    C. 读书不重要
    D. 读书要看价格

  2. “君今收拾一万卷”中“一万卷”象征的是: A. 书的数量
    B. 知识的丰富
    C. 书的质量
    D. 学问的深度

  3. 诗中提到的“浮屠”主要是指: A. 佛教的象征
    B. 墓碑
    C. 高楼
    D.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题张粹夫万卷楼》与《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然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寿杨殿帅) 蝶恋花 鹧鸪天 其五 春光好 诉衷情令 咏闲十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九 西江月 其九 西江月 其三 西江月 咏冬十首 其一 醉落魄/一斛珠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担幢 河清人寿 殳字旁的字 不习水土 土木形骸 温饫 十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历日旷久 业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一呼而集 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廉访使 资待 青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