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5
题杨氏清福亭
冯时行 〔宋代〕
几年濒江种松竹,
郁郁葱葱蔽江曲。
犹有杨侯旧子孙,
更结高亭贮寒绿。
东家杀赋印铸金,
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径醉我不知,
不待招呼风月足。
有客胸中抱经济,
才高正患功名促。
闲为清福非吾事,
乞与此亭作佳目。
主人再拜不敢让,
愿作闲人老林麓。
江平酒熟夜收钓,
鸭肥稻香朝坦腹。
此时寄语恶长官,
勿遣追胥骇僮仆。
这几年来我在江边种植松竹,
郁郁葱葱的树木遮蔽了江流的曲折。
仍有杨侯的后代子孙,
在这里建起高高的亭子贮存寒意的绿色。
东边的家杀赋印铸金,
西边的人说事腰间佩玉。
我一樽酒醉得不知,
不待他人招呼,风月就足够了。
有客怀抱经济之计,
才华横溢却因功名而困扰。
闲适的清福与我无关,
希望能以此亭作为我的佳目。
主人再次恭敬地拜谢,
我愿作个闲人,隐居于林麓。
江面平静,酒酣夜钓归,
鸭子肥美,稻香扑鼻,早晨坦腹而食。
此时我想对那恶长官说,
请勿派追兵来惊吓我的仆人。
作者介绍:冯时行,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
这首《题杨氏清福亭》展现了冯时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全诗以描绘清福亭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起点,表现出一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意象,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东家与西家,揭示了世俗生活的繁华与喧嚣,反衬出他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诗中“有客胸中抱经济,才高正患功名促”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者的同情与不屑。通过“闲为清福非吾事”,诗人明确表示对世俗的拒绝,选择追求一种清静悠闲的生活状态。
结尾几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寄语“恶长官”勿遣追兵,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这种对自由与闲适的追求,正是冯时行作为诗人的独特情怀和个性体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恬淡与闲适的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了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世俗的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向往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几年濒江种松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富贵生活
B) 自然生活
C) 官场生活
“有客胸中抱经济”意指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名声
C) 追求闲适
诗人对“恶长官”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中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题杨氏清福亭》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冯时行更侧重于对世俗的批判,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以上内容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题杨氏清福亭》的诗意与背景,感受古诗的美妙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