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2
题岳阳楼
冯时行 〔宋代〕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阳楼高跨湖尾。
天空地迥豁疏襟,有客临风来徙倚。
是时穷冬天气昏,惨淡愁杀湘君魂。
层栏半落烟氛外,浩荡犹恐旋乾坤。
异时清霄玉鉴白,空明月路飞仙客。
明朝露华洗七泽,万顷寒光天一色。
眼中未见此境好,他日扁舟吾未老。
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洞庭湖波浩渺,岳阳楼高耸于湖畔。天空辽阔,视野开阔,有客人在风中倚靠。此时正值寒冬,天气阴沉,湘君的愁苦令人心痛。楼外烟雾缭绕,天地间似乎有一种无常的力量在作用。若是在清明的日子,天空如镜,月光洒下,仿佛有仙人从天而降。明日的露水洗净万物,寒光照耀着天空和大地。眼前的美景难以领略,但将来的某一天,我还可以乘舟游览。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廷琛,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题岳阳楼》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借助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怀。
《题岳阳楼》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而著称。诗的开头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与岳阳楼的巍峨,展现了自然的宏伟。这种对景的描写,仿佛在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辽阔的意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感受,描绘了冬季的阴沉和湘君的愁苦,暗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情感的转换,使得整首诗在雄伟与哀愁之间取得了平衡,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使整首诗充满了希望的光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整首诗以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体现了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哲思。
《题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湘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明朝露华洗七泽”中“露华”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