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8:32
冯时行的《天华寺亭二首》
一亭开浩荡,千载纳幽閒。
日色射丹巘,秋姿凝翠鬟。
人家屏上见,鹭点镜中还。
冷宦惊人眼,无妨饱看山。
这座亭子开阔而壮丽,千年来都承载着幽静的闲适。
阳光洒在红色的山峰上,秋天的美景如同凝固的翠色发髻。
在屏风上可以看到村庄,白鹭在镜子中轻轻点缀。
清冷的官场让人惊讶,但无妨尽情欣赏这山水美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冷宦”一词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暗示了诗人或许曾经历过官场的冷漠与孤寂。
作者介绍: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昌,号汝德,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幽深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天华寺亭二首》是冯时行在游览天华寺亭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亭子的壮丽景色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他对官场冷漠的感慨,渴望在山水之间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写天华寺亭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一亭开浩荡,千载纳幽閒”,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引入,表现出亭子的气势与悠闲的氛围,给人以宽广的感受。“日色射丹巘,秋姿凝翠鬟”,色彩的运用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既有阳光的温暖,也有秋天的清冷,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后面的“人家屏上见,鹭点镜中还”,则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冷宦惊人眼,无妨饱看山”,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山水的依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官场冷漠的反思,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渴望逃离纷扰、回归自然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浩荡”一词的意思是?
A. 狭小
B. 宏伟
C. 混乱
答案:B
“冷宦”指的是什么?
A. 官场生活的冷漠
B. 寒冷的天气
C. 暖和的家庭
答案:A
诗中的“鹭点镜中还”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村庄的热闹
B. 自然的宁静
C. 官场的冷淡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冯时行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官场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推荐书目: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天华寺亭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