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时间: 2025-07-31 22:52:54

诗句

丞相训子尤俭,夫人送女已非。

盥面用瓦盆子,籍足以锦地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2:52:54

原文展示: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刘克庄

丞相训子尤俭,
夫人送女已非。
盥面用瓦盆子,
籍足以锦地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夜里,丞相教导儿子要节俭,
他的妻子送女儿出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洗脸时使用瓦盆,
在脚下铺上锦缎也无所畏惧。

注释:

  • 丞相:古代官职,掌管国家政务的最高官员。
  • 训子:教导儿子。
  • 尤俭:特别要节俭。
  • 夫人:指丞相的妻子。
  • 送女:指送女儿出嫁。
  • 盥面:洗脸。
  • 瓦盆:用瓦制成的盆。
  • 籍足:脚下铺设的东西。
  • 锦地:用锦缎铺成的地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莹,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格独特,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借用古代家教和家庭生活的细节,表达对节俭与责任的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的开篇通过丞相的教诲和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节俭的美德。诗中提到的“丞相训子尤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品德修养,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节俭的推崇。在家庭中,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被冲击,诗人在此提醒人们要珍视传统美德。

在后面的句子中,"夫人送女已非"则暗示了女儿出嫁的常态,表现出家庭对女性的期望与关怀。同时,"盥面用瓦盆子"和"籍足以锦地来"形成对比,瓦盆的朴素与锦缎的奢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出在物质生活中对精神价值的重视。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丞相训子尤俭:丞相教导儿子要特别节俭,强调了家教的重要性。
  2. 夫人送女已非:妻子送女儿出嫁已是常事,体现了家庭生活的平常与变迁。
  3. 盥面用瓦盆子:洗脸用瓦盆,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
  4. 籍足以锦地来:脚下铺上锦缎,展现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瓦盆与锦地的对比,突显了节俭与奢华之间的冲突。
  • 排比:句式结构的重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反复强调节俭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捕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节俭与责任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并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展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丞相:权威与领导的象征,代表着传统的道德规范。
  • 瓦盆:简单与朴素的象征,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 锦缎:奢华与美好的象征,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丞相训子尤俭,说明了什么? A) 教导节俭的重要性
    B) 教导奢华的生活
    C) 教导如何打理家务

  2. 夫人送女已非,指的是: A) 女儿出嫁的常态
    B) 女儿的婚礼盛大
    C) 女儿不愿意出嫁

  3. 诗中“盥面用瓦盆子”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朴素
    C) 生活的复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关注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 《春望》杜甫:描绘家庭与国家的忧患,更加感人。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在表达情感时的风格对比,前者更注重家庭伦理,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文观止》
  3. 《刘克庄诗文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全州双松堂 问渔父 次韵章禹直开元寺观画壁兼简李德素 史天休中散挽词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西江月·宋玉短墙东畔 题刘将军鹅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次韵吉老十小诗 答阎求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攫戾执猛 适开头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雪鬓霜毛 茫昧 彭楚藩 徒费无益 筋痿 事非前定 宵分废寝 舟字旁的字 文情并茂 身字旁的字 心往神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