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狱中寄子由二首》

时间: 2025-05-03 09:46:19

诗句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46:19

原文展示:

《狱中寄子由二首》 苏轼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圣主如同天空,万物在春天中生长,而我这个愚昧的小臣却自取灭亡。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未满的年岁就要偿还债务,十口之家难以归家,更是连累他人。
这地方的青山可以埋葬我的尸骨,明年的大雨让我独自伤感。
愿与你世世代代为兄弟,更愿来生再续未了的缘分。

第二首: 柏台上霜气凄凉,夜晚的风吹动着琅珰,月光向低处倾斜。
梦中徘徊于云山,心中如鹿般彷徨,魂飞在火热的汤水中,命如同鸡一样脆弱。
眼中看到的犀角正是我的儿子,身后牛衣让我对老妻感到愧疚。
我在百岁时的游荡究竟去往何处,桐乡知道我会葬在浙江的西边。


注释:

  • 狱吏:监狱的官吏,指管理监狱的人。
  • 青山:象征埋葬之地,表达对死亡的思考。
  • 琅珰:古代的一种装饰品,寓意着夜晚的凄清。
  • 犀角:表示儿子,犀角是珍贵的物品,暗喻儿子的珍贵。
  • 牛衣:指贫穷的生活状况,表现对家庭的愧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因政治原因被囚禁,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是他在狱中对儿子子由的寄托,表达了父爱与无奈。

诗歌鉴赏:

《狱中寄子由二首》是苏轼在逆境中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中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深切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第一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和家庭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债务”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渴望。苏轼以“青山可埋骨”象征对死亡的接受,体现了他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第二首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监狱中孤独的感受。夜晚的凄冷、梦中对家乡的思念、对儿子的牵挂等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怆的画面。诗中“牛衣愧老妻”一句,饱含对家庭的愧疚和责任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亲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广阔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 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敬仰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 反映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家庭的牵挂。
  •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 表达对死亡的思考和对未来孤独的忧虑。
  •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 表达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圣主如天”,将圣主比喻为天空,表达其伟大的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梦绕云山心似鹿”,将心情拟人化,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抒发了对亲情、友情的深切眷恋,以及在逆境中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归宿与死亡。
  • 霜气:象征孤独与凄凉。
  • 犀角:象征珍贵的儿子,表现对家庭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狱中寄子由二首》中表达了对哪个家庭成员的思念?

    • A. 妻子
    • B. 儿子
    • C. 父亲
    • D. 兄弟
  2. 诗中提到“青山可埋骨”,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的渴望
    • B. 对死的接受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狱中寄子由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探讨人生的豪情与潇洒。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使用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传》:研究苏轼生平与作品的重要资料。
  • 《宋词三百首》:收录经典宋词,便于对比学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广州所见 寄复斋陈寺丞二首 西江月 访西涧王深道 其一 淮东赵漕领客东园赵世卿賸谈近日诸公仆谓今 彭绣使平叛卒后除经略小诗陈利害 减字木兰花(寄五羊钟子洪) 岁旦族党会拜 萧飞卿将使赴湖北戎幕诗送其行兼简秋壑贾总 既别诸故旧独黄希声往曲江凛议未回不及语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天女散花 衙校 包含旷的词语有哪些 谷马砺兵 見字旁的字 连绵 公桑 崒兀 两点水的字 岁月如流 力学不倦 嘻皮涎脸 唇结尾的成语 调嘴弄舌 皿字底的字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