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7: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06:39
千尺长松挂薜萝,
梯云岭上一声歌。
湖山深秀有何处,
水月池中桂影多。
高耸的千尺长松上挂满了薜萝,
在梯云岭上响起了一声歌唱。
湖光山色深邃秀丽,还有什么地方呢?
在水月池中,桂花的影子倒映得很多。
“水月池”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池水与月影交融,象征着清静和超脱的境界。桂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与团圆、吉祥的象征联系在一起。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
《水月寺》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静谧,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水月寺》是一首反映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苏轼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的绝美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千尺高的松树与薜萝交相辉映,形成了生动的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提到“梯云岭上一声歌”,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亦暗示了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湖山的深邃与秀丽,诗人通过“水月池”引出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桂影的倒影更是增添了一层清幽的气氛,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心的感悟与宁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苏轼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包容,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反映出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诗中“千尺长松”是指什么?
“水月池”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