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8:33
再割股,为老姑。老姑苏苏,顾妇呼儿疾,妇往扶。无儿无吾,思儿当反哺。儿负蓐,妇当代儿反哺。姑血枯,妇肉痡。妇无阿母惟吾姑。
再次割肉来供养老姑。老姑年迈,忧虑她的侄儿生病,媳妇赶忙去照顾。没有儿子我想起了儿子该反哺,儿子生病,媳妇应该代替儿子来反哺。姑姑的血已经枯竭,妻子的身体也消瘦。妻子除我姑姑外没有母亲。
陈斌,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家庭观念深厚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家庭伦理和个人情感的纠葛,展现出对亲情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家庭关系紧张、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切身的经历表达对亲情的思考,尤其是对老姑和妻子的关心,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这首诗以“割股”这一极具冲击力的意象开篇,直接描绘了作者对老姑的关爱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感悟。诗中,老姑的形象是薄弱的、需要照顾的,而媳妇则是承担责任、照顾他人的角色。诗人在描绘老姑的无奈和媳妇的付出时,深刻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整首诗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在“无儿无吾,思儿当反哺”中,显示出一种对儿女的期待与失落的情感。反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情感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关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亲情。
诗的最后,强调了“妇无阿母惟吾姑”,不仅反映了家庭关系的复杂,也暗示了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家庭的责任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理解与反思。
这首诗探讨了家庭责任和亲情的回报,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母爱的赞颂。
诗中提到的“割股”主要指什么? A. 割肉供养他人 B. 割草 C. 割伤自己
诗中“妇无阿母惟吾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姑姑的感激 B. 对母亲的思念 C. 对家庭关系的无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个人的追求 B. 家庭责任与亲情 C. 社会风俗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斌的《三割股 其二》更侧重于家庭伦理与责任,而李白的作品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