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7:32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作者:苏轼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钟,
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
终日沐猴谁去取。
知甥诗意慕两君,
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
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已习鹙子定,
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
不作羊邹悲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
我已中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
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
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
正午时来休老手。
仲子甘愿织鞋以避万钟的荣华,
而渊明则坚决不愿为五斗米而屈膝。
一年里鸿雁识别来往的方向,
而整日的猴子又有谁来取呢?
我知道甥的诗意仰慕二位君子,
读书要在心中长久地存留。
我一生所谈论的是性命的奥秘,
长久以来不忧虑金石的腐朽。
如今我已经习惯了鹙子的定性,
但依然在早晨害怕头上的走动。
我打算先把心剖开以感谢声名,
不想做那羊邹悲歌于岘山的人。
云梯和雨矢聚集无定,
我已经在灰烬中同墨守。
恐怕甥你本是禹的门下鳞,
未必能够潜逃入我的薮中。
晚年琢磨孟光的贤德,
唯恐我放言时被你肘击。
甥能在正午时分锄我青门的瓜,
请你在此时来休息老手的工作。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心境愈加沉静,开始反思人生和志向。诗中提及的两位君子,分别是仲子和渊明,代表了不同的志向和价值观。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高超诗艺,更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志向与选择。诗的开头提到仲子和渊明,两者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仲子甘愿织屦以避富贵,而渊明则宁愿不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显示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鸿雁与沐猴的比喻,进一步揭示出社会的冷漠与个体的渺小。
诗中提到的“读书要在存心久”,表现了苏轼对知识的重视,强调心中应有长久的坚持与追求。其后,诗人反思自己平生所谈论的生命的奥秘,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显示出其哲学的深邃和高远。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语言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结尾部分则流露出诗人对后辈的期待与警示,既有对理想的坚持,也有对现实的清醒,体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保持内心的宁静,强调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哪位诗人被称为“渊明”?
“仲子甘心织屦”中的“仲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云梯雨矢”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