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13
怅望送春怀。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失落与惆怅,随着年岁的增长,春天的到来似乎变得愈发稀少。楚城花开,却让人感到离别的愁苦,心中的伤感愈加深重。更何况那急促的乐声催促着我,让我忍不住吟唱,却也在望乡台上断了歌声。无尽的归心在此时此刻愈发强烈,眼前的美景似乎也只是让我徘徊,心中思念如灰烬般漫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诗、词、散文等,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经历人生起伏与离别之际,情感更加深沉,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愁苦与思乡。
这首《南乡子·集句》通过对春天的感慨,引出了对人生、时光、故乡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与惋惜,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意识到自己对春天的珍惜与渴望逐渐减少,似乎在喧闹的花海中隐隐感到孤独与离别的痛苦。楚城的美丽花景映衬着心中的愁苦,表面上是对春天的留恋,实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其中,清脆的乐声与望乡的台,构成了诗中思念的双重意象,乐声催促着归心,而望乡台则是寄托着浓厚的乡愁。诗的最后一句“一寸相思一寸灰”,将思念的痛苦形象化,表达了深远的情感与无奈的哀愁,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在于表达对春天的怀念,对人生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基调既有惆怅,也有无奈,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思乡的情怀。
诗中“怅望”意指:
A. 愉快的期待
B. 感到惆怅
C. 喜欢的眺望
“一寸相思一寸灰”中“灰”象征着:
A. 光明
B. 思念的痛苦
C. 快乐的回忆
“清丝急管”指的是:
A. 缓慢的音乐
B. 激昂的乐声
C. 悲伤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