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05:19
今代高人尚子平,
风流文采旧家声。
合于玉筝班中立,
却向红莲幕里行。
天色恼人浑欲雪,
烛花照别若为情。
日边已辨除书著,
莫恋南楼秋月明。
如今的高人是尚子平,他的风流才华继承了旧家的声名。在玉筝班中他显得特立独行,却又在红莲幕下游走。天色阴沉似乎快要下雪,烛光映照着分别的情景,仿佛是情感的寄托。天边的光线已经能辨认出书信的内容,不要再留恋南楼的秋月明亮。
此诗提到的“玉筝班”与红莲幕,暗示了宋代文人生活中音乐与戏曲的文化背景。诗中对高人的称颂不仅是对尚长道的赞美,也是对文人气质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郎,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寄情于山水之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赠尚长道签判》是一首颇具文人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尚长道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中通过对音乐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流露出一种对高人风采的赞美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的开头提到“今代高人”,既是对尚长道的认可,也反映出社会对才华的尊重。接着,诗人描绘了尚长道在“玉筝班”中独立的身影,仿佛在音乐的熏陶中,尚长道的才华更加焕发出光彩。而“红莲幕里行”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温暖与亲切。
在诗的后半部分,杨万里用“天色恼人”和“烛花照别”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烛光之下的别离似乎更加凸显了情感的深邃。诗的最后一句“莫恋南楼秋月明”则是一种劝解,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过去的美好,而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思考与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今代高人尚子平”中的“高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玉筝班”主要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莫恋南楼秋月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