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8:35
乐齐先生了张子,独立春风望洙泗。
四海无人万古空,咏歌一声满天地。
不应东阁胜东山,浮云於渠了不关。
只余平生医国手,未忍旁观缩袖间。
楼中古书积至半,楼外春江绿如酒。
权门得似圣门寒,万波横流独回首。
向来沂上瑟声希,由求相顾只心知。
至今留取一转语,不吞何咏亦何归。
乐齐先生已去世,张子也已离去,我独自站在春风楼上,眺望着洙泗江。
四海之内无人,万古流空,咏叹之声响彻天地。
东阁的美景不如东山,浮云飘荡与我无关。
我只剩下平生的医术,未忍心袖手旁观。
楼中的古书堆积如山,楼外春江碧绿如酒。
权贵的门庭似乎比圣贤的门庭更寒冷,万波翻滚我却独自回首。
昔日沂水边的瑟声稀少,如今只在心中默默回忆。
至今留存的一句转语,何必去咏叹、何必去归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且常融入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站在春风楼上,回望过去,感慨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表达了对历史、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是一首表达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春风楼上,思绪万千,既有对逝去朋友的追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开篇提到的“乐齐先生”和“张子”,是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旧友的深情。接着,通过描绘春江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然而,诗中的“万古空”,“四海无人”的感慨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与无奈。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难掩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尤其是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反映出他对医国理想的执着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风格与独特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怀念与孤独,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沉思,以及对社会的关注。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乐齐先生”是指:
A. 已故名士
B. 诗人的朋友
C. 自己的父亲
D. 自己的老师
诗人站在春风楼上,望向哪个地方?
A. 东山
B. 洙泗
C. 沂水
D. 权门
诗中“万古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喜悦与欢愉
C. 愤怒与不满
D. 安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