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3
莫嫌细雨苦飘萧,政要寒声伴寂寥。
杏叶犹疏不成响,且将纸瓦当芭蕉。
不要嫌弃细雨的苦涩与飘摇,正需要这寒冷的声音伴随寂寥。
杏树的叶子还稀疏得没有声响,不如用纸瓦来当作芭蕉叶。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杏叶”与“芭蕉”均为常见的植物意象,常用以表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生机。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琐事为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清明时节,正值春天,天气仍然寒冷,细雨常下。诗人借此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孤独情感的感悟,以及对清明节扫墓习俗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细雨与寒气。诗的开头以“莫嫌”开篇,直接劝解读者不要对细雨的寒冷感到厌烦,表达了一种接受生活现状的态度。接着,诗人以“寒声伴寂寥”来衬托氛围,细雨的声音与寂静的环境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孤独与自然的共鸣。
“杏叶犹疏不成响”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杏树尚未繁茂的状态,给人一种初春的感觉。此时,诗人用“且将纸瓦当芭蕉”,则巧妙地用纸瓦来代替芭蕉叶,既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知与创造力。
整首诗通过对细雨、寒声和杏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感悟与生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细雨、寒冷及孤独的接受与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莫嫌细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杏叶犹疏不成响”中的“犹疏”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