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0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作者:杨万里
騃女痴儿总爱梅,
道人衲子亦争栽。
何如雪後琼瑶迹,
印记诗人独自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雪后梅花美丽景象的赞叹。诗中提到许多人都喜欢种梅花,甚至是痴傻的少女和小孩,连修道的僧人也纷纷争相栽种。然而,与其追逐这些热闹场景,雪后梅花的晶莹剔透更让人心醉,是诗人独自欣赏的独特印记。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于梅花的描绘,隐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诗闻名,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后世的赞誉。杨万里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兴起、文化繁荣的时代。他借梅花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杨万里的《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喜爱。诗的开头用了“騃女”和“痴儿”,显示出梅花的魅力不仅吸引了聪慧的人,也吸引了无知的孩童,说明梅花的普遍性和受欢迎程度。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这种浮躁的热闹,而是选择在雪后独自欣赏梅花的美丽,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高洁的情操。通过“雪後琼瑶迹”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意境。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层次,诗人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梅花在雪后显得格外清丽,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种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尤其是梅花的美丽和纯洁。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人群的热闹与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騃女”和“痴儿”都对什么产生了喜爱?
A. 雪
B. 梅
C. 山
诗人的态度是:
A. 热闹
B. 独自欣赏
C. 忙碌
“琼瑶”在诗中象征的是:
A. 晶莹剔透的梅花
B. 纯洁的心灵
C. 冷淡的情感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但更加注重梅花在严冬中顽强生长的精神,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侧重梅花的清丽与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