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4:00
中秋後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作者:杨万里
秋夜真成书,西山却在东。
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
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在这个秋夜,真像是可以写成一本书,西山却意外地在东方。
半轮明月被吹得高高的,正好依赖一阵清风。
今年的清丽景色已然过去,何人能够有这样的兴致呢?
仿佛蓝天变成了纸张,似乎想要借用诗人的笔来书写。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朴素见长,常常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写于中秋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登上清心阁,诗中表达了对秋夜景色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感慨,展现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美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秋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秋夜真成书”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仿佛整个秋夜都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接下来的“西山却在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间的错位与奇妙,突出秋夜的神秘感。
诗中“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通过描绘月亮在清风中高悬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盈与爽朗的气氛,似乎风也在为月光助兴。接下来的“清景今年过”,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景色。最后一句“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不仅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的愿望,更是对诗人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与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诗风的优雅与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夜景色的赞美,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成熟的思考。
诗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夜晚?
诗人想要借用谁的才华来书写景色?
诗中提到的“西山却在东”反映了什么?
《静夜思》(李白)与杨万里的《中秋後一夕登清心阁二首》同样以月亮为意象,但李白更强调思乡之情,而杨万里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