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1:18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作者: 杨万里
分得吴刚斫处林,鹅儿酒色不须深。
系从犀首名干木,泒别黄香字子金。
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
余芬薰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沉。
这首诗描写的是木犀花初开时的情景。诗人提到吴刚在月宫砍伐桂树的故事,表明这花的特殊性和珍贵。酒色不必太浓,并引入犀首木的名字,带有一种清雅的气质。身上沾染了蔷薇花和水麝的香气,韵味如同月亮打磨的杵声,清脆而有韵律。最后,芬芳的气息融入了香木的骨骼,从此人间便有了木犀的香气。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怀见长,擅长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自然之美。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通过木犀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木犀花的初发为主题,借助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芬芳。开篇以“分得吴刚斫处林”引入,既暗示了木犀花的珍贵,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的“鹅儿酒色”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不求浓烈,只求清雅。
在描写木犀花的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其他香气,如蔷薇和水麝,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通过“韵如月杵应霜砧”的比喻,诗人不仅传达了木犀花的清新韵味,更将其与月亮的宁静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从此人间有桂沉”,则是对木犀花香气持久留存的期许,强调了自然之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描绘了自然的芳香之美,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木犀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简单、清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吴刚是哪个传说中的角色?
诗中提到的“韵如月杵”意指什么?
诗人希望人间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