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5:50
《画堂春 湖上采莲》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画船箫鼓泛银塘。
高挑十二纱窗。
晚妆新试碧罗裳。
水面风凉。
一片棹歌声急,
采莲齐唱红腔。
兰桡归去藕花香。
闲煞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上采莲图景:画船在银色的湖面上轻轻漂荡,船上悠扬的箫声和鼓声相伴。高高的纱窗透出女子的身影,她们正试着刚换上的碧色罗裙,映衬得水面上微风习习,一片悠然。船桨划动的声音急促,采莲的姑娘们齐声唱着红腔,欢快的气氛弥漫在湖面。归航时,船上散发出阵阵藕花的香气,令人心醉,闲适的鸳鸯在水中游弋,仿佛也沉浸在这美好时光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意象如“采莲”、“鸳鸯”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常用来象征爱情和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风格清丽、细腻。她的诗词常常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深受当时社会的喜爱。
创作背景
《画堂春 湖上采莲》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明清之际,社会安定,文人雅士多在山水间游玩,享受自然的美好。采莲活动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文人雅集,诗人在此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湖上采莲的美丽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开头两句“画船箫鼓泛银塘”即以“画船”与“银塘”设定了优雅的意境,令人感受到湖面的波光粼粼与船上的悠扬乐声,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通过“晚妆新试碧罗裳”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诗中“水面风凉”一句则进一步营造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夏日傍晚,既有凉意又不失温馨。最后两句“兰桡归去藕花香”与“闲煞鸳鸯”则以意象呼应,既展现了归程的惬意,也将爱情的主题升华,隐含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向往。
总体来看,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显得极为和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构成了诗的主要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赏花
B. 采莲
C. 游山
“兰桡归去藕花香”中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船桨
C. 鱼
诗歌传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喜悦与向往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