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画堂春 即景》

时间: 2025-07-12 21:55:02

诗句

青山半角隐斜阳。

梧桐庭院招凉。

何时梦入水云乡。

一枕黄粱。

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

多情秋士更神伤。

搅断柔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55:02

原文展示:

青山半角隐斜阳。
梧桐庭院招凉。
何时梦入水云乡。一枕黄粱。
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
多情秋士更神伤。搅断柔肠。

白话文翻译:

青山的半边映着斜阳,梧桐树在庭院中招引着凉爽的风。何时我能梦游到那水云相依的地方?只需一枕黄粱美梦。明亮的月光在良宵中隐隐约约,藕花的香气让我想起潇湘的旧事。多情的秋士更加感伤,心中柔肠似乎都被搅断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隐斜阳:夕阳西下,隐隐约约的光线,代表着黄昏的意境。
  • 梧桐:一种树,常被用作思乡的意象。
  • 水云乡:指一个理想的、梦幻的地方,象征着世外桃源。
  • 黄粱:比喻美梦,来源于“黄粱美梦”的成语。
  • 良宵:美好的夜晚,适合思念和回忆。
  • 藕花香:藕花的香气,代表着美好而又淡淡的怀念。
  • 潇湘:指湘江流域,常用来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多情秋士:多情的男子,秋天常让人感伤。

典故解析:

  • 黄粱美梦:出自《太公兵法》,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享受富贵荣华,醒来却发现一切都是虚幻,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炳文,清代诗人,生平较为模糊,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其诗词多有生活气息,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画堂春 即景》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伤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即景》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开篇用“青山半角隐斜阳”,以自然景色引入,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庭院中感受到的凉爽,似乎是对生活的短暂惬意的捕捉,然而随之而来的“何时梦入水云乡”则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表达了希望与失落交织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明亮的月光与香气的结合,让人联想起故乡的美好与温暖,然而“多情秋士更神伤”的句子又将诗意推向了更深的忧伤,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感伤的情绪,仿佛在说即使美好依旧存在,但人心却因时光流逝而变得愈发脆弱。

整首诗采用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对照,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细腻,是一首极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半角隐斜阳:描绘出黄昏时分,青山的轮廓隐隐约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梧桐庭院招凉:院中的梧桐树招引着清凉的微风,传递着一种舒适。
  • 何时梦入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逃离现实,进入梦幻的世界。
  • 一枕黄粱:借用成语,强调梦境的美好与虚幻。
  • 明月良宵隐隐:描绘美好的夜晚,明亮的月光让人感到温馨。
  • 藕花香忆潇湘:香气勾起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加深沉。
  • 多情秋士更神伤:多情的男子在秋天感到忧伤,暗示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 搅断柔肠:形容情感的撕扯,表明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粱美梦”引申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拟人:梧桐树招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明月良宵隐隐,藕花香忆潇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乡愁与多情的感伤。诗人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 梧桐:代表思乡之情,寄托了对过往的怀念。
  • 明月:象征美好时光与思念。
  • 藕花:代表美好与纯洁,也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 秋士:多情的人的象征,表达了情感的脆弱与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山半角隐斜阳”描述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2. “一枕黄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梦境
    C. 美好的回忆
    D. 凄凉的秋天

  3.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里?
    A. 一条河流
    B. 一个城市
    C. 一个地方的名称
    D. 一种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画堂春 即景》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孤独感,而《画堂春 即景》则融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伤。在意象上,《静夜思》以月亮为主,而《画堂春 即景》则通过自然景物与香气的结合,展现了更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 太常乐 其六 送神 次韵和盛博士寄赠虞部李郎中之什 太常乐 其七 饮福酒广安曲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二十四 皇帝正冬御殿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五言六韵诗 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韵得悲秋浮 慧初道人归青州养亲 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水之爱 醉翁椅 丨字旁的字 雪爪鸿泥 包含竖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梖多 爵罗 绿草如茵 句除 以桃代李 肉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庄庄其士 满结尾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神怒人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