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0:40
毛羽人将鹤品流,斜阳高处自迟留。人言杀尔三年旱,应是巢成更不忧。
有人说,鹤的毛羽被人评定得很好,夕阳斜照之时,它在高处悠然自得地停留。人们说,因为你们在这里,已经有三年没有下雨了,应该是巢已经搭成了,更不会感到忧虑。
“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出现在诗词中。诗中提到的“巢成”可以联想到鸟巢的安定与未来。
作者介绍:王令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似乎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可能与当时的气候变化有关,表现了对未来的展望。
这首诗以鹤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延续。诗人在描绘鹤的外形时,着重强调了其毛羽的美丽,表现出对这一高洁生物的赞美。斜阳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三年旱”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担忧,然而,伴随着对鹤的赞美,似乎又带有一种淡然的态度。巢成意味着安定,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外界环境严峻,但只要有自己的安身之处,就不必忧虑。这种情感的深邃与诗中所用的意象交织,形成了和谐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鹤的美丽与人类对自然的担忧,表现了一种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和安宁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毛羽”指的是什么?
“斜阳高处自迟留”中“自迟留”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令的《鹳》与李白的《白鹭》,两首诗都以鸟为主题,但王令更注重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乐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