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09
和束熙之论旧
当年龆龀偶同门,餬口重来已十春。
仰叹早成浑属子,始知老拙尽输人。
火烟论友劳薰灼,桂蘖为生合苦辛。
待看圣贤堂奥去,愿持箕帚扫遗尘。
在那年少的时光,我们恰好是同门师兄弟,转眼间已过了十春。
我叹息道,早已年华已逝,不由得让人觉得自己愈发老朽,才意识到自己的笨拙远不及他人。
在火烟中谈论朋友的劳累与艰辛,桂树的果实也因生活的苦涩而相互依偎。
我期待能走进圣贤的殿堂,愿意拿起箕帚去清扫那遗留的尘埃。
作者介绍:
王令(约1048-1115),字子升,号湘山,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令中年时期,正值他对生活、友谊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阶段。诗中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蕴含着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和束熙之论旧》是王令对人生、友谊与理想的深刻思索。诗歌开篇以“当年龆龀偶同门”引入,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昔日同门的思念。接着,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自己早已年华老去,感到愈发笨拙与无能,这种对自我认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冷静与清醒。
“火烟论友劳薰灼”,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火烟象征着热情的交流,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桂蘖为生合苦辛”,通过桂树的果实来映射生活的艰难,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感受。
最后,诗人以“待看圣贤堂奥去,愿持箕帚扫遗尘”作为结尾,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与追求的渴望,愿意为理想而努力,清扫心灵的尘埃,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令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火烟”主要象征:
A. 生活的安宁
B. 友情的热情与交流
C. 个人的成就
D. 青春的消逝
“愿持箕帚扫遗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
A. 消极
B. 无所谓
C. 积极向上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与李白的作品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但王令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气质。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