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36:03
鸡鸣丑,念佛起来懒开口。上楼敲磬两三声,惊散飞禽方丈后。
鸡鸣时分,念佛的人懒得开口。上楼敲响了几声磬,惊散了方丈后院的飞鸟。
本诗没有特别涉及的典故,但“念佛”与佛教修行密切相关,而“敲磬”则是寺庙中常见的宗教活动,反映了作者的修行生活。
《十二时颂》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宁静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诗的开篇,鸡鸣时分,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然而修行者却选择了沉默,表现出一种对外界喧嚣的不屑与对内心世界的专注。接着,敲磬的动作将修行者的宁静与自然的生动联系在了一起,几声磬声仿佛不仅是时间的提醒,更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鸟儿因之飞散,象征着人们在修行中对外界的影响与反射。
诗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修行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透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生动之间微妙的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与宁静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修行者在清晨时分对内心的宁静追求,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鸡鸣丑”中的“丑”指哪个时辰?
敲磬在佛教中通常用来做什么?
诗中提到的“飞禽”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