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发金陵折柳亭》

时间: 2025-04-26 16:26:10

诗句

津亭折得绿杨枝,更看春风向手吹。

建业城边春已老,连天荒草燕双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6:10

原文展示: 津亭折得绿杨枝,更看春风向手吹。建业城边春已老,连天荒草燕双飞。

白话文翻译: 在渡口的亭子折下一枝绿杨柳,更欣赏春风在我手中吹拂。建业城边的春天已经老去,连绵的荒草上,燕子双双飞翔。

注释: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绿杨枝:绿色的杨柳枝条。
  • 建业:古代地名,今南京。
  • 连天荒草:形容草地广阔,连绵不断。

典故解析:

  • 折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宋代诗人,字文潜,号柯山,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离开南京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离开南京时,于渡口亭子折柳送别之际所作,抒发了对春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折柳、春风、荒草和燕双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愁。首句“津亭折得绿杨枝”,以折柳象征离别,春风的吹拂则增添了一丝温柔和不舍。后两句“建业城边春已老,连天荒草燕双飞”,通过对春光老去和荒草连天的描绘,传达了时光易逝的哀愁,而燕子双飞则映衬了诗人的孤独和离别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 首句“津亭折得绿杨枝”:折柳象征离别,绿杨枝则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次句“更看春风向手吹”:春风的吹拂增添了离别时的温柔和不舍。
  • 第三句“建业城边春已老”:春已老,意味着时光流逝,春天即将过去。
  • 末句“连天荒草燕双飞”:荒草连天,燕子双飞,映衬了诗人的孤独和离别之情。

修辞手法:

  • 折柳:象征离别。
  • 春风向手吹:拟人化,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
  • 连天荒草:夸张手法,形容草地广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时光流逝。通过对折柳、春风、荒草和燕双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愁。

意象分析:

  • 折柳:象征离别和思念。
  • 春风:象征温柔和不舍。
  • 荒草:象征时光流逝和荒凉。
  • 燕双飞:象征孤独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津亭折得绿杨枝”中的“折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迎 C. 庆祝 D. 祝福

  2. 诗中“建业城边春已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愤怒 D. 惊讶

  3. 诗中“连天荒草燕双飞”中的“燕双飞”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欢乐 C. 团聚 D. 自由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送别》:同样是写离别,通过“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表达离别之情。
  • 杜甫《春望》:写春光流逝,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王之涣的《送别》都通过折柳表达离别之情,但张耒的诗更多了一层对春光流逝的感慨。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张耒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了一层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六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 鹧鸪天 村里黄幡绰,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诗 石州慢·儿女篮舆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凭阑 天涯山 喜迁莺 以上十七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 点绛唇·把酒留春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辞命 虎字头的字 羸窳 燕燕居息 包含饭的词语有哪些 积谗磨骨 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壮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乒乒乓乓 乙字旁的字 通文达礼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首字旁的字 昆裔 包含藉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蟹慌蟹乱 指日誓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