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55
上襏与下襫,青蓑苦能织。
晓披春雨来,晚晒阳坡侧。
蔽身常自足,冲湿曾为得。
任从野风吹,已敌寒蓬色。
这首诗描绘了农具和农人的生活情景。上襏和下襫是农民身上的衣物,青蓑是用来遮雨的斗篷,虽然这些衣物不易织造,但它们却是农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清晨时分,春雨飘洒,傍晚时分,阳光洒在坡地上。身上的衣物能遮挡身体,常常自给自足,虽然它们曾经被雨水浸湿,但这也是为了收获。即使任凭野风吹拂,这些衣物也足以抵挡寒冷,再也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他的诗作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常常流露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诗写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的生活艰辛,而诗人通过描绘农具和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农人的同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梅尧臣的这首《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八襏襫》,虽是描写农人日常生活的诗作,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深邃而丰富。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上襏与下襫,生动地刻画了农人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在艰辛的生活中仍然自给自足的精神。青蓑的“苦能织”一句,反映了农人生活的不易,然而这种苦却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彰显出农民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农人在春雨中工作的场景,晨曦中的细雨与傍晚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农人面对自然的坚韧与乐观,即便是遭遇风吹雨打,他们的斗篷也能抵挡寒冷,象征着农人的生存智慧和顽强意志。
整首诗通过对农具、天气和农人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乡村画面,传达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农人辛勤劳作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农民在困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生存的坚定信念。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农人早晨工作的景象?
A. 晚晒阳坡侧
B. 晓披春雨来
C. 任从野风吹
D. 冲湿曾为得
诗中提到的“青蓑”主要用来做什么?
A. 织布
B. 遮挡雨水
C. 装饰
D. 乘凉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消极
B. 乐观
C. 绝望
D. 无奈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农民生活,但其情感更多是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王维《鹿柴》:通过山水描写,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