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4
安心今得法,问道旧名庵。
雅致追庞老,高风数泐潭。
远公容入社,弥勒本同龛。
寄语邦人道,丛林始罢参。
安心现在得到了修炼的方法,向往着以前的名山道庙。
追求高雅的风范,仿佛追随庞老那样,清风拂过泐潭。
远公的风范可以融入社群,弥勒佛本是同一尊龛。
我寄语于邦国之人,丛林中的参禅已经不再流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常在诗中表现对道教和佛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是道教和佛教交融发展的时期,诗人表达了对精神修炼的追求和对社会人心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心灵修炼和高尚品德的追求。首句“安心今得法”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反映了经过一番探索后对道理的领悟。接着提到旧名庵,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向往,表现出他对前辈高人的敬仰。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以“雅致追庞老”来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庞老的高风亮节使人向往,而“泐潭”则象征着清澈的心灵和超脱的境界。接下来提到“远公容入社”,强调了德行和精神品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弥勒佛的提及则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一句“寄语邦人道,丛林始罢参”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内心,追求真实而深刻的精神生活。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炼的追求,更是对社会风气的关注,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个人内心的修炼与社会道德的提升,诗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回望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道德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庞老”指的是哪位高人?
A. 道教高人
B. 佛教高人
C. 儒家学者
答案:A
“安心今得法”中的“法”指的是什么?
A. 法律
B. 修炼的方法
C. 道德规范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弥勒”代表什么?
A. 未来的佛
B. 过去的智者
C. 现实的高人
答案:A
《静夜思》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思乡之情,而曾协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修炼与精神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