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8: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8:03:00
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你骑着瘦马来到,骨架瘦削毛发稀疏。
下马后和我谈话,屋内满是朗朗声音。
朗诵庐山的高大,万千景色无法隐藏。
在望林寺出没,远近有几只鸟儿飞行。
鬼神显露出奇异变化,天地之间没有炎热和凉爽。
设若请来古画师,极其意境也无法详尽表达。
诵读完毕冒雨而去,夜晚宿在昭亭旁边。
明天有使者到来,寄来许多惊世骇俗的章句。
梅尧臣,字子云,号香江,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写于梅尧臣在昭亭宿雨时,描绘了遇雨时的情景与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及深邃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雨中旅途的画面,展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以“瘦马”与“骨竦毛何长”引入,勾勒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动态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见到那骑马者的形象,带着疲惫的身影,然而当他“下马与我语”时,屋内的“声琅琅”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接下来的几句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象,诵读庐山的壮美,与鸟儿在林间出没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广袤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在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世事的思索,尤其是“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暗示着他对生命变化的感悟。
最后,诗人提到“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世俗的批判,表现了他对人世纷扰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有着独特的意境,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生活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际交流,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瘦马”主要象征什么?
A. 疲惫的旅途
B. 古代的马
C. 自然的美
答案: A
“一诵庐山高”中提到的庐山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壮丽的自然景观
C. 诗人的理想
答案: B
诗人夜宿昭亭,说明了什么?
A. 想要休息
B. 怕被雨淋
C. 对人世的思考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