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27:36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为什么去株林?从南方的夏天而来!
不是要去株林,而是从南方而来!
驾着我的马,停在株野上。
骑着我的骏马,早晨在株林里吃饭!
该诗虽为佚名之作,具体背景并不明晰,但可以看出其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与人们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能与古代游牧文化或农耕文化有关。
由于是佚名之作,具体作者生平无法考证,但可以推测为先秦时期的诗人,他们多以自然为主题,诗风质朴,情感真挚。
该诗可能写于先秦时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感受,表达了对株林美景的热爱与依恋。
《株林》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株林”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的开头以“胡为乎株林?”引发思考,读者不禁想探究其缘由。接着,诗人通过“从夏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夏天的南方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中反复提到“株林”和“株野”,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好。
后两句“驾我乘马,说于株野”和“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骑马在林间游玩,享受清晨的美好,体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哲学。
胡为乎株林?
这一句设问,透出一种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对株林的探寻。
从夏南!
说明了诗人来到这里的季节与方向,营造出温暖和生机的氛围。
匪适株林,从夏南!
这里强调诗人并非单纯要去株林,而是通过夏南的引导来到这里,表示一种自然的召唤。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描绘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体现了生活的惬意与自由,早晨在自然中用餐,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诗中提到的“株林”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城市的繁华
C. 生活的压力
答案:A
诗中的“夏南”代表的是什么季节?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C
诗人通过“乘我乘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自由与快乐
C. 孤独
答案:B
与《静夜思》相比,《株林》更加侧重自然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均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