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42:54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对于我来说,夏天的房屋宽敞明亮,如今每餐都吃得不够。唉,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命运呢!对于我来说,每餐四个碗,现在却每餐都吃不饱。唉,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命运呢!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诗经》为代表,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社会生活。
《权舆》写作的背景可能是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的生活困顿,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丰裕和现在的贫困,表达了对生活不易的感慨。
《权舆》是一首表达个人命运感慨的古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况,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诗中提到“夏屋渠渠”,描绘了一个明亮宽敞的夏天房屋,象征着过去的富足和舒适;而“今也每食无余”则揭示了现实的困境,令人感到失落和悲哀。
诗人通过反复的“于我乎”来强调个人的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蕴含着对命运的不甘与反抗,诗中“唉,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命运呢”更是道出了对命运无可奈何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既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变迁的隐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对命运不屈服的反抗,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仍渴望改变现状的情感。
诗中的“夏屋渠渠”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困苦
B. 过去的富裕
C. 社会的繁荣
答案:B
“每食四簋”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象征着奢侈
B. 象征着贫困
C. 象征着丰盛
答案:C
诗中反复提到的“于我乎”主要强调了什么?
A. 作者的主观感受
B. 生活的变化
C. 社会的现状
答案:A
可以将《权舆》与《离骚》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个人对命运的思考,但《离骚》更偏向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