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六登黄楼》

时间: 2025-08-10 13:43:07

诗句

何处延明月,东城百尺楼。

故人那得见,後夜是中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3:43:07

原文展示:

何处延明月,东城百尺楼。故人那得见,後夜是中秋。

白话文翻译:

这明月照耀在哪里呢?在东城的高楼之上。我的老朋友在哪里能见到呢?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注释:

  • 延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延指延续、照耀。
  • 东城:指的是城市的东边,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点。
  • 百尺楼:形容高楼,一般为百尺高。
  • 故人:指老朋友。
  • 後夜:指的是即将来临的夜晚。
  • 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团圆节日。

典故解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中提到的“故人”,可以理解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明月”则常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成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字方回,号千山,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秋前夕,作者怀念故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几句描绘出了一幅清丽而孤寂的画面。开头的“何处延明月”直接引入了月亮的意象,令人联想到那轮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透出一丝冷清的秋意。接着“东城百尺楼”,将视角固定在高楼之上,暗示着诗人孤独的立场,面对高楼和明月,诗人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故人那得见”,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诗人心中对老朋友的思念如同月光般明亮,却又难以相见。最后一句“後夜是中秋”,则将时间推向了一个特定的节日,寓意着团圆的日子即将来临,却因为缺少故人而显得格外孤独。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何处延明月:询问明月照耀的地方,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东城百尺楼:描绘出高楼的场景,暗示诗人身处高处,内心却有些孤独。
    3. 故人那得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4. 後夜是中秋:时间的推移,提醒着中秋节即将到来,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称美的追求。
    • 意象:月亮和高楼构成了诗歌的主要意象,通过对比表现孤独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浓厚的人间情感。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常与孤独相伴。
  • 东城:代表着诗人身处的环境,隐喻着思念的距离。
  • 百尺楼:象征着孤独和高远的视野,但同时也代表着难以触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2.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用什么意象来表现?
    A. 花
    B. 明月
    C. 风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凄凉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中秋节的背景,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与《登黄楼》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三首 其二 九日王九德崔继甫沈恩甫见邀同吴虎臣饮八首 其三 九日登蜀岗次王伯纯韵 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九日寄王少参 九日月下小酌咏怀四首 其三 九日圣驾阅寿宫奉命同丰城李侯守崇文门时有綵罗之赐 其一 九日江亭作 九日如玄潭 其一 九日感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容谄 寻景 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佳肴美馔 飙光 指瑕造隙 饮啖兼人 户字头的字 鹤算龟龄 济开头的成语 秤长 简单明了 匕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楛耘伤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