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46:32
何处延明月,东城百尺楼。故人那得见,後夜是中秋。
这明月照耀在哪里呢?在东城的高楼之上。我的老朋友在哪里能见到呢?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中提到的“故人”,可以理解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明月”则常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成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几句描绘出了一幅清丽而孤寂的画面。开头的“何处延明月”直接引入了月亮的意象,令人联想到那轮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透出一丝冷清的秋意。接着“东城百尺楼”,将视角固定在高楼之上,暗示着诗人孤独的立场,面对高楼和明月,诗人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故人那得见”,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诗人心中对老朋友的思念如同月光般明亮,却又难以相见。最后一句“後夜是中秋”,则将时间推向了一个特定的节日,寓意着团圆的日子即将来临,却因为缺少故人而显得格外孤独。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浓厚的人间情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用什么意象来表现?
A. 花
B. 明月
C. 风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凄凉
C.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