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27:33
暮投葛墟马上
作者:贺铸 〔宋代〕
旬浃走千里,尘埃如有缘。
慙无季子印,可换洛阳田。
广泽雁行去,荒山雨脚悬。
长亭犹未见,疲马不胜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思考。诗人行走了千里,尘土飞扬,仿佛与这尘世有着某种缘分。心中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没有像季子那样的印章,无法用来换取洛阳的田地。眼前的广阔沼泽上,雁阵已经飞去,荒山上雨脚悬挂着。长亭仍未见到,疲惫的马儿已经难以承受鞭策。
贺铸(约 1162—1232),字仲明,号秋水,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尤其在慢词和小令方面成绩显著。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暮投葛墟马上》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表达了对功名和理想的渴望与无奈。这首诗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理想的无力感。
《暮投葛墟马上》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旬浃走千里,尘埃如有缘”,传达出一种疲惫的感受,诗人用“尘埃”这个意象,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这种“尘埃如有缘”的说法,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接下来的“慙无季子印,可换洛阳田”,通过季子这一历史人物的引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自身条件的自卑。季子的印章可以换取丰厚的田地,而诗人则感到羞愧无力,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情感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时代的无情。
“广泽雁行去,荒山雨脚悬”,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雁阵南飞,象征着离别和失落,而“雨脚悬”则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似乎预示着未来的阴霾。
最后一句“长亭犹未见,疲马不胜鞭”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长亭是归途的象征,然而它依旧未现,象征着希望的渺茫,疲惫的马儿则是诗人的写照,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无奈与疲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构建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意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疲惫与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季子”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季札
C. 孙子
诗中“洛阳田”象征什么?
A. 战争
B. 财富与希望
C. 归宿
“疲马不胜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疲惫与无奈
C. 愤怒
与贺铸的《暮投葛墟马上》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旅途与思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两首诗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更具社会现实感,而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暮投葛墟马上》的意境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