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48:30
杨柳正如丝。虫虫见客时。爱房栊乍出迟迟。几度问年羞作答,微笑道,有娘知。回首便天涯。幽情减牧之。怅红桥云树迷离。应是寻春人去晚,风雨过,绿阴滋。
杨柳正如细丝般柔软,虫鸣在客来时响起。我爱那窗户,刚刚打开,却又迟迟不愿出来。几次被问起年龄,羞愧得无法回答,只微微一笑,心里想着,只有母亲知道。我回头望去,已然是天涯远去,幽幽的情感似乎减弱了。望着红桥和云树,迷离的景象让我感到惆怅。应该是寻春的人来得太晚,经过风雨之后,绿荫更加滋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宋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春天的渴望。
《唐多令·偶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杨柳正如丝”,诗人仿佛把春天的柔美与温暖传递给了读者。虫鸣、窗户的描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场景。而“几度问年羞作答”,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正如春天虽美,却也短暂。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最后,诗人回首天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幽情减牧之”一句,显示了诗人在岁月的沧桑中对纯真情感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亲情的依恋,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柳正如丝”意指什么?
诗人对年岁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红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中的忧愁。相比之下,宋荦的《唐多令·偶忆》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