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时间: 2025-07-12 18:25:41

诗句

头白书林二十年,印章今领晋山川。

紫参可掘宜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

劝课农桑诚有道,折冲樽俎不临边。

要知使者功多少,看取春郊处处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8:25:41

原文展示: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头白书林二十年,
印章今领晋山川。
紫参可掘宜包贡,
青铁无多莫铸钱。
劝课农桑诚有道,
折冲樽俎不临边。
要知使者功多少,
看取春郊处处田。

白话文翻译:

作者在书林中已经度过了二十年,今天终于领到了去晋地的印章。关于紫参的种植,应该包好贡品;而青铁资源不多,最好不要铸造钱币。劝导大家认真耕作和桑蚕生产是有道理的,虽然不在宴会中功劳显赫,但也值得尊重。要想知道使者的功劳有多少,就要看春天田野里的丰收。

注释:

  • 头白:白发,指年纪大了。
  • 书林:书籍的树林,隐喻学术界或书籍的世界。
  • 印章:指任命的印信,表示作者的官职。
  • 紫参:一种药材,生长在特定地区。
  • 青铁:指铁矿,青色的铁矿石。
  • 折冲:用来形容与人交涉或应对矛盾的能力。
  • 樽俎:酒器和祭器,指宴会中的食物和酒。
  • 春郊:春天的郊野,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黄”派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书法和深邃的诗歌著称。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受到了李白、杜甫的影响,尤擅长咏怀抒情,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是黄庭坚为朋友顾子敦即将赴河东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仕途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耕作与贡品,显示了作者对农事的重视与官员责任的理解。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开篇便以“头白”引入,便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书林二十年的经历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学识与才能的积累。接下来的几句提到“紫参”和“青铁”,不仅是对物质的考虑,更是对官职与责任的审视,提醒去官者要关注民生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劝课农桑诚有道”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要性和对民生的关心,反映出宋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同时,“折冲樽俎不临边”表达了诗人对高官厚禄的淡泊追求,强调了实际贡献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要知使者功多少,看取春郊处处田”,则是对友人的寄语,劝诫其关注实际成效,以田地的丰收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这种对生活的务实态度,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白书林二十年: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经历丰富。
  2. 印章今领晋山川:获得了赴任的机会,心中充满期待。
  3. 紫参可掘宜包贡:提到紫参的种植,暗示对贡品的重视。
  4. 青铁无多莫铸钱:提醒要节约资源,理智对待财富。
  5. 劝课农桑诚有道:倡导重视农业生产,体现民生关怀。
  6. 折冲樽俎不临边:强调功劳不在宴会之上,而在于实际贡献。
  7. 要知使者功多少:询问成功的标准。
  8. 看取春郊处处田:以丰收作为评判,使者的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紫参可掘,青铁无多”,此类对仗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比喻:用“春郊处处田”象征丰收与成就。
  • 反讽:在“折冲樽俎不临边”中,表现出对官场浮华的讽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强调了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务实的态度,融入了对农业与民生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头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智慧的积累。
  • 紫参:代表着自然资源与生机。
  • 青铁:象征财富和资源的稀缺。
  • 春郊:象征着希望、丰收的季节,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青铁”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铁矿
    B. 青色的铜矿
    C. 青色的金属
    D. 青色的铅

  2.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劝课农桑”强调了什么? A. 重视商业
    B. 重视农业
    C. 重视文化
    D. 重视教育

  3. “头白书林”中“头白”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长
    C. 学识
    D. 财富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黄庭坚的诗相比,杜甫的诗更加直接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黄庭坚则更注重个人的社会责任与务实态度。

    解读:两位诗人都关心社会与民生,但黄庭坚的写法更为含蓄,通过对话的方式传达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农业的重视,而杜甫则以情感渲染为主,直白而真切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再和 丁酉九月十四日黄源岭客舍题黄瀛父近诗 谢景竹方寺丞惠衣二首 题陈生学达观堂二首 书考一首 米元章有帖云老弟山林集多于眉阳集然不袭古 送熊主簿 哭陈钥主簿 寝室二绝 其一 道释六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高揭 三朋四友 癶字旁的字 神彩飞扬 一坐尽倾 转抄 衣字旁的字 成王败寇 龙字旁的字 包含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韩的成语 老马识途 浑抡吞枣 厉精更始 用字旁的字 包含其的成语 若有所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