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宛溪柳(六么令)》

时间: 2025-07-27 14:49:10

诗句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

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

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

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

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

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9:10

原文展示: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云彩渐渐消散,帘子卷起,晨曦照亮了画堂。
蜡烛的余烬已尽,隐约映出绮丽的席子和金色的壶。
尘埃随行鞭轻轻飘散,醉意中指向长安的路。
水面平静,天空渺茫,兰舟即将启航。
回首望去,离愁满布芳草间,已然恨不能早早归去。
青春年少,白白辜负了时光,无奈风月如此多情,离去时应当相笑。
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翻来复去都是思念的曲调。
明年春末,宛溪的杨柳依旧青翠,究竟为谁而美好?

注释:

  • 梦云萧散: 梦中的云彩渐渐消散,暗示梦境的结束。
  • 帘卷画堂晓: 帘子卷起,晨光照进画堂,描绘清晨的宁静。
  • 残熏尽烛隐映: 残留的香烛余烬淡淡映照,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尘送行鞭袅袅: 尘埃随行鞭轻轻飘散,形象地描绘出离别的情景。
  • 兰舟欲上: 兰舟即将启航,象征着离别的开始。
  • 回首离愁满芳草: 回首之间,满心离愁,芳草萋萋,更显伤感。
  • 已恨归期不早: 早归的渴望,反映了对离别的无奈。
  • 无奈风月多情: 风月的多情,暗示离别后情感的复杂。
  • 心记新声缥缈: 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反映对过去的怀念。
  • 明年春杪: 明年春末,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63—1125),字孟复,号松雪,北宋末年人,官至宰相,著名的词人,擅长小令,词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渡前夕,诗人面临离别,表达了对青春、故乡和爱情的留恋与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宛溪柳》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开篇以“梦云萧散”引入,设定了一个朦胧的梦境,接着描绘了清晨的画堂,表现了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词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尤其是“尘送行鞭袅袅”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情境,仿佛可以看到那轻轻飘散的尘埃,伴随着心中的不舍而飞扬。

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表达了对归期的恨怨,以及对青春年少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尤其是“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一句,更是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与超然的态度。

最后,结尾的“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不仅展现了对明年春天的期待,也蕴含了对未来情感的迷惘与无奈,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云萧散”:梦境渐渐消散,象征着现实的回归。
  • “帘卷画堂晓”:清晨的光线透过卷起的帘子,增添了清新的气息。
  • “残熏尽烛隐映”:余烬微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 “尘送行鞭袅袅”:离别的尘埃轻轻飘散,描绘了离去的情景。
  • “醉指长安道”:醉意中指向长安,暗示了对未来的向往。
  • “波平天渺”:水面平静,天空渺远,暗示一种无尽的思念。
  • “兰舟欲上”:兰舟即将启航,象征着离别的开始。
  • “回首离愁满芳草”:回首之间,满心离愁,芳草萋萋,更显伤感。
  • “已恨归期不早”:对归期的渴望,反映了对离别的无奈。
  • “无奈风月多情”:风月多情,暗示离别后情感的复杂。
  • “心记新声缥缈”: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反映对过去的怀念。
  • “明年春杪”:明年春末,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梦云萧散”比喻梦境的消逝。
  • 拟人: “尘送行鞭”赋予尘埃生命,表现离别的感觉。
  • 对仗: 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加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青春、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云: 象征梦境与幻想。
  • 画堂: 代表温馨的生活环境。
  • 芳草: 象征青春与美好回忆。
  • 兰舟: 象征着离别与新的旅程。
  • 杨柳: 象征春天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友情与欢乐
    C. 生活与哲学

  2. 填空题
    “心记新声_____,翻是相思调。”

  3. 判断题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 (对/错)

答案:

  1. A
  2. 缥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宛溪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李清照的词更加细腻而充满女性的柔情,而贺铸则更显豪放与壮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二 画堂春 其一 江城子 其一 松江别诗 舟中独酌 种橘 玉堂有感 雨后得月小饮怀赵天乐 闲行 酴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赭白 衡漳 黽字旁的字 一饭三吐哺 南窗 批风抹月 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军丁 蓬首垢面 藕断丝不断 辑志协力 赤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浪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