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17:33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重阳节在何处可以登高呢?唯有这条山可以共同探寻。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来到这里呢?在酒樽前,不要让万事纷扰我的心情。溪边的风轻轻吹来,帽子被吹动,菊花的花瓣纷纷飘落,容易沾满我的衣襟。不要因为这个美好的节日而频繁寻求醉意,也要珍惜光阴。
作者介绍:张舜民,宋代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登高的场合写下此诗,借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直入主题,诗人询问重阳节的登高之地,接着通过“独有条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登高的渴望。中间两句“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则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的珍视,他意识到能够在此时此地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在饮酒时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描写中,溪风的轻拂和菊花的飘落,增添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提醒人们不要沉醉于节日的欢乐中,应该珍惜光阴,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生命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珍惜时光、享受自然的主题,提醒人们在美好的时光中保持清醒,珍惜当下。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象征是什么?
A. 劳动 B. 长寿 C. 收获
诗中提到的“樽前”,指的是什么?
A. 酒樽 B. 茶碗 C. 水杯
诗人为何劝诫“莫为嘉辰频索醉”?
A. 因为不喜欢饮酒 B. 因为要珍惜光阴 C. 因为节日太过热闹
答案: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