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2:50
太平时七首 其二 唤春愁
作者:贺铸
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思念与无奈。天色与多情的心绪让人觉得难以自由,仿佛在占有风流韵事。云朵悠闲,草木遥远,飞絮轻盈,勾起了春天的忧愁。我试着化妆,悄悄窥视晚镜,脸上泛起淡淡的羞涩。夕阳下,我独自倚靠在水边的楼阁,认出了归来的船只。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而“云闲草远”则反映了春天的宁静与远方的思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天常常与爱情、思念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柔情与忧愁的交织。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秋水,晚号清真。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贺铸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内心充满了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忆。
《唤春愁》以细腻的抒情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愁苦。诗的开篇“天与多情不自由”,便传达出一种被情感束缚的无奈感,仿佛春天的温暖与风流的气息都无法让人真正感到自由。接着,“云闲草远絮悠悠”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然而这种美丽却又与愁苦相伴,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在“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中,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女性在春天里的娇羞与自怜,仿佛连化妆都带着一丝无奈与忧愁。夕阳的意象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夕阳独倚水边楼”描绘了一个人独自面对夕阳的情景,呼应了诗中愁苦的情感,最终以“认归舟”点出,隐喻着对归属与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与情感困扰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天与多情不自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中的“淡蛾羞”形容的是?
诗中“夕阳独倚水边楼”描绘的场景给人什么联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唤春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贺铸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与追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