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4:25
望夫石
作者:贺铸 〔宋代〕
亭亭思妇石,下阅几人代。
荡子长不归,山椒久相待。
微云荫发彩,初日煇饿黛。
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
宛然姑射子,矫首尘冥外。
陈迹遂亡穷,嘉期从莫再。
脱如鲁秋氏,妄结桑中爱。
玉质委渊沙,悠悠复安在。
亭亭玉立的思妇石,经过多少代人观看。
那远行的丈夫长久未归,石边的山椒树也久等不见。
微微的云彩映照着发丝,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青黛山。
秋雨打湿了苔藓的衣裳,春风轻拂着藤萝的带子。
宛如姑射山的仙子,昂首望向尘世之外。
曾经的痕迹已然消逝,理想的归期再也无从期待。
如同鲁秋氏的悲剧,妄图在桑树下结下情缘。
那玉石的质地沉入渊沙,悠悠之中又将安放何处?
作者介绍:贺铸,字季鹰,号秋水,晚号青溪,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以“望夫石”为题材,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折射出古代妇女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望夫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等待。开篇的“亭亭思妇石”便直接引出主题,石头象征着坚韧和执着,而“下阅几人代”则暗示了这种思念的悠久与普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怅惘和孤独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荡子长不归”,反映出思妇的无奈与焦虑,而“山椒久相待”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坚守与期盼。春风与秋雨交替之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的变化来折射内心情感的波动,尤其是“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两句,既有季节的交替,也有情感的细腻变化。
最后,诗人通过“脱如鲁秋氏”的典故,暗示思妇的爱情或许会遭遇无奈与悲剧,结束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思考中,令人唏嘘不已。《望夫石》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情感,也透视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婚姻和爱情的压迫与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思妇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念与等待,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坚韧与无奈,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望夫石》的作者是谁?
“荡子长不归”中的“荡子”指的是?
诗中的“姑射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